分享到: | 更多 |
三、注重团队智慧,发挥群体聚合效应
“安溪劳模创新工作基地”在陈清河的带领下,充分凝聚团队创新智慧,在服务工艺产业转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抱团成长破解“竞争力低”问题。在经过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劳模创新基地及时向安溪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把安溪藤铁工艺业提升定位为“家居工艺文化产业”。这一建议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上升为安溪县的产业决策,并出台扶持工艺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为更高层次发挥产业的聚合效应,基地还前瞻性建议政府建设安溪工艺文化产业园。目前,政府已在城西规划出1500亩土地,将统一建设楼层式的工业厂房和花园式的文化艺术园区,争取成为省级和国家级工艺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位于德苑工业区的“安溪家居工艺城”,目前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工艺企业抱团入住,争取用3—5年时间,建成福建最大的工艺文化创意市场。在创新基地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8月,安溪竹藤编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二)技术创新破解“低附加值”问题。安溪是全国著名茶乡,也是全国光电光伏技术的重要基地。立足这一特色,陈清河开展技术攻关,把传统家居工艺文化与安溪茶文化相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LED灯源相结合,创新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并取得一定成效。新产品在广交会、国际茶博会、厦门文博会、6.18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等各种会展上一亮相,就受到市场的欢迎。两年来,创新基地的劳模们带动企业研发3200多件新产品,有130多件作品获得知识产权保护,有50多件作品在全国各级比赛中获奖。2014年8月,创新基地组织工艺企业参加上海国际礼品工艺品创意设计展览会,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获得12个金牌、14个银牌、14个铜牌。
(三)培育高层次人才破解“产品档次低”问题。安溪竹藤编技艺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传统技艺。为保护传承传统技艺,培育工艺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基地联合安溪华侨职校,设立竹藤编技艺传习工作室,并开设5个家居工艺设计专业班。同时,还开设企业创新提高班,重点培训家居工艺产业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劳模创新工作基地成为学生的实践培训基地,劳模的传帮带作用显著。两年来,陈清河亲自设计制作的竹编工艺品,先后获得海峡文博会铜奖、泉州市工艺美术创新“天工杯”银奖;华侨职校学生作品在全国技能大赛获得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所获奖项居福建省之首。
老劳模陈清河为了安溪工艺业的二次创业,在“劳模创新基地”义务传授,无私奉献,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基地的其他劳模,更是深深感染影响年轻学子和工艺业新生代企业家。创新基地已成为安溪县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载体,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劳模精神成为引领职工前行的动力,产生社会正能量作用。2013年,陈清河荣获第8届中国创意产业年度大奖“杰出贡献奖”。这一殊荣是对安溪劳模创新工作基地的极大肯定。
下一阶段,安溪县总工会将认真总结“安溪劳模创新工作基地”经验,推进我县茶叶、服装、食用品等支柱产业的劳模创新工作基地的建设,通过全县各产业行业劳模创新工作基地建设,汇聚全县劳模,并以劳模为领军,聚集产业、行业创新能手,开展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凝心聚力,攻克难关,发挥群体合力作用,推动我县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