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李志青
近期,浙江在环境治理上出台新招,围绕全省生命之源的“水环境”,提出了“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战略规划。笔者觉得这个战略很好,好就好在它把“环境”回归到“民生”的本质上来了;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这个战略把“发展”的重点落到了“质量”上,通过“治水”倒逼出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型成效。就此而言,如果能够较好地贯彻执行这个战略规划,那无疑将彻底扭转并改善包括“水环境”在内的整个浙江的生态环境,使得浙江真正回归成为“山清水秀”的山水之乡。
“五水共治”的“五水”中,从污水、洪水、涝水到供水、节水,样样都与民生相关,但要说与民生关系最密切的,当然莫过于污水了。为何呢?从涉及面来看,“污水”影响的不仅仅是河流湖泊各个点上的水源这么简单,而且还往往危及“源头之水”,譬如,一旦上游的水源受到污染,那么“自上而下”的水流便很容易将污水扩散到中下游去,这样一来,河流中下游地区便会深受其害,付出极大代价,同时承受各种未知的环境风险。因此,治理污水,看似为了改善水环境,但实则是在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在用水方面重新过上安全而放心的日子。可见,水环境实则就是民生环境,保护环境也就成为民生和安全的大事。
“五水共治”中的“污水”对于浙江水环境的重要性,还不仅仅体现在地理属性上,其重要性更在于,“污水治理”表面上治的是“水环境”,其背后所治的其实是“发展环境”。直观地看,污水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污染排放的直接产物,这意味着,一方面,“污水”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以往过分重视“数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治理污水也将对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倒逼,唯有彻底地改变发展的理念、政策和驱动力,才能真正将排污的口子堵住,并取得治水的实效。
故而,为了民生和发展计,我们当然有必要堵住“污水”的排放口子,接下来的关键在于,这个口子能堵得住吗?口子堵住了,污水会不会倒灌回去,抑或最终又时不时地冒出来?
对此,笔者认为必须切实考虑并消化“污水治理”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治污的同时如何同步促进发展,事实上,治污不是为了牺牲发展,恰恰相反,治污是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
在这个方面,相比于其他地区,笔者认为浙江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经济整体的市场化基础比较好,市场化的程度比较高,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浙江的民营经济已经成长为主要的经济力量,这看似不利于环境保护,事实上,这恰恰就是浙江提前于其他地区实现“五水共治”目标的优势所在。
民营经济固然有其一定的市场盲目性,也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但民营经济最大的好处在于,对他们而言,所有的外部约束都是刚性的,长期以来,他们已经适应了相对比较“严格”的政策环境,他们对于政策有着较高的调适能力。一旦环境领域的政策缩紧,民营经济完全可以发挥其韧性上的生存优势,将逐步增高的外部环境成本消解下去,事实上,这也是市场主导型经济的优势所在,即不会因为某项政策的改变而出现大起大落。
当然,这一优势也并不意味着浙江便可以高枕无忧,在逐利的理性下,民营经济固然可以及时调头,或者升级换代,但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可以选择“出走”的方式来规避环境政策约束,尤其是当其他地区的环境约束相对较弱时,企业完全有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对此,浙江必须做出预估和正确的判断。一则,所谓“倒逼”,即便是真的“逼”走了部分产业和企业,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对此要有思想准备;二则,更加重要的是,“逼”走了污染密集型产业后,实则为新的产业腾出了发展空间,此时,政府应与市场一起,及时培育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来弥补“空缺”,如此一来,绿色生态的竞争优势实为可期。
总之,从民生出发,立足于经济转型,开展“五水共治”,笔者举双手赞成。但从长远计,浙江务必紧紧围绕这个“治”字,通过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制度手段等多管齐下,发挥浙江自身的各种优势,力争建成科学的环境治理体系,如此才足以真正建成“美丽浙江”。
【作者为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