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抢抓大数据机遇 实现跨越式发展
——访贵州省副省长王江平
记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贵州着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背景?
王江平:目前,大数据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和新引擎。被誉为“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现任牛津大学教授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写到,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欧美等发达国家把数据资产上升为国家战略资源。2012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并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与矿产”,对未来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必将带来深远影响。欧盟及日韩紧随其后。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预测,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大数据市场,2020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2012年,国家发改委将数据分析软件开发和服务列入专项指南;2013年,科技部将大数据列入973基础研究计划,必将有力推动大数据产业高速发展。当前,随着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落户贵州、贵阳综合保税区批准设立,以及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开工建设,可以说,贵州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优势在大数据产业发展上率先迈开脚步,努力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新高地,为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积累经验、作出贡献。
记者:大数据产业对贵州未来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王江平:我们认为,发展大数据产业是贵州未来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贵州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的主战略,不断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黔中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过去的一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省GDP增速12.5%,增速位列全国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时突破万亿元大关。但是,从全国来看,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人均排名,贵州排名仍然十分靠后,特别是长期以来以煤炭、电力等能源资源传统优势产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导致发展质量和水平相对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
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来看,与传统工业加速调整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信息技术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即使是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2009年,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增长速度仍然保持在两位数。很明显,发展传统产业,在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市场环境等方面,贵州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先天不足正逐渐缩小,甚至在一些新兴业态方面几乎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贵州缩小与全国的差距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可以说,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贵州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贵州实现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有效途径。
记者:中关村科技园落户贵州,这将为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起到什么作用?
王江平:去年9月,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正式挂牌成立,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的策源地,中关村率先布局大数据产业,大数据应用领域与硅谷发展同步,超大规模数据仓库、分布式存储和计算、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等一批前沿技术实现突破,大数据基础设施、基础软件、行业应用等环节一批领军企业快速成长,已形成大数据产业集群先发优势。
去年9月,贵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系列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106个,签约总额465亿元,截至目前实际投资额已超过170亿元。中关村科技园落户贵州,与贵州建立了先进科技资源持续引入的有效机制,为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提供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重要支撑,也为促进贵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记者:贵州在发展大数据产业方面有何优势?
王江平:贵州是中国革命的福地,是生态保护的绿地,如今已成为投资发展的宝地,在发展大数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自然环境上看,贵州生态良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是天然的“大空调”“大氧吧”,年均气温在14℃~18℃,具有发展数据中心的气候优势,可减少机房降温与除尘成本。贵州远离地震带,地质结构稳定,灾害风险低,在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方面具有明显地质地理优势。
从发展机遇上看,国发[2012]2号文件把加快贵州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了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诸多含金量高的优惠政策。目前至少有51个国家部委和金融机构,相继出台了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贵州签署合作协议,贵州“政策洼地”效应凸显。
从发展基础上看,近年来贵州全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以及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信息产业项目落户贵州,贵州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数据聚集地之一。
从支持政策上看,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针对产业基地建设、企业和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应用服务市场培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和优惠政策,内容涵盖土地、财政、税收、金融等。
从体制机制创新上看,出台了《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是我国首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数据资产登记制度,统筹规范数据资源管理;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形成机制,推进政务数据公开共享;实施电子政务、工业、交通运输、旅游、电子商务、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大数据示范应用工程,带动产业整体发展。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8大看点
看点一:三大运营商南方数据中心落户贵安新区
2013年10月21日开工建设的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总占地500亩,总投资70亿元,一期建成后服务器容量为100万台,2014年底起可陆续投入商用。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将建成16万平方米新型绿色数据中心机房。中国联通(贵安)云计算基地占地约500亩,计划投资约50亿元。
看点二:国家级新区的产业选择
2014年1月,贵安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八个国家级新区之一,目标定位是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贵阳市将全力打造高科技、低成本、绿色节能的大数据产业基地,实现数据采集、分析挖掘、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建成国内领先水平的大数据基地,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产业发展。
看点三:山区里的数据中心基地
爽爽贵阳,能源富集,是数据中心基地的理想选择。贵阳和贵安新区的山区较多,使得贵阳的很多数据中心设置在山区。具体做法就是“深挖洞,广备份”,数据冗灾进山洞,防电磁攻击,防核爆轰炸,防自然灾害。这些山区里的数据中心,使得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基地别具特色。
看点四:大数据为媒,中关村联姻贵阳
2013年9月8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揭牌,为贵阳市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供重要支撑,也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看点五:贵州省打造千万服务器的大数据集群
三大运营商的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相继建成后,将使贵阳周边特定区域快速集聚20万—30万的机架、百万台的服务器,数据存储规模可达EB以上,随着大数据产业持续发酵,将形成一个千万服务器集群的数据中心基地,是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数据聚集地之一。
看点六:贵阳有望成为中国的班加罗尔
班加罗尔是印度信息产业中心,其成功主要归结为三点,即环境、教育和政府投入。而贵阳市在这三个方面与班加罗尔有相似之处,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将把贵阳市打造成为中国的班加罗尔。
看点七:北京与贵州共建贵阳云基地
贵阳市政府将与北京云基地共同建设贵阳云基地,联合完成贵阳市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启动贵阳云计算产业创业投资基金、云计算设备生产基地、云计算创新孵化基地、国际云服务数据中心基地、电子政务云示范等项目的建设。到2016年聚集50家以上云计算企业,形成服务器年产值50亿元,云计算应用产值10亿元。
看点八:贵阳大数据产业500亿不是梦
到2016年底,贵阳大数据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40亿元,约占全市信息产业总产值的30%,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依托贵安新区大数据基地,贵阳市将打造成为全国大数据产业先行区和西部智能终端产业基地。
(稿件由本报记者 吕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