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目前,浙江省改造旧住宅区、旧厂房、城中村和拆除违法建筑的三年行动计划,正在深入开展。这项被称为“三改一拆”的工作,目的是为推进新型城市化、改善城乡面貌、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浙江,是一项令人称道的民心工程。然而,其中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在“三改一拆”范围之中,隐藏着大量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避免它们被误伤误拆,迫在眉睫。
这些老建筑,之所以容易被误伤误拆,自有其原因:一是身份尴尬:它们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未够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所以不像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政府立的标识,它们的身份往往不易被识别。二是身处复杂环境:它们不是长年闲置于旧厂房、旧住宅区中,就是被城中村所包围,甚至被搭建了违法建筑而面目全非,过去无非是无人问津,但至少不被打搅,现在却是“三改一拆”直指区域,一下处于险境。三是数量大、类别多:既包括传统民居、近现代历史代表建筑、纪念性建筑、宗教寺庙建筑、公共设施建筑、古桥梁等不可移动文物,也有古村落和历史街区等。
笔者认为,保留这些在城镇化过程中幸存下来的老建筑,与“三改一拆”要实现的目标并不矛盾,完全可以与“三改一拆”相结合。无论在新型城市化、改善城乡面貌方面,还是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方面,二者都能找到相融相济的结合点,营造出既有历史底蕴又有时代特点的文化氛围。从目前看,这对“三改一拆”工作的效果无疑是锦上添花;从长远看,是为城市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动力。
这些老建筑具备的原生态、独一无二和不可再生的特质,以及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无疑是一个城市十分宝贵的财富,更是带动地方经济再生的有机载体。对它们的传承与创新,将给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这样的实例很多,英国泰晤士河南岸、纽约苏荷等创意企业密集的区域,都由19世纪制造业大发展时建造的厂房、仓库改造而成;上海在旧区改造中,将大量的老厂房、老仓库等工业建筑遗产进行内部改建,打造成了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在实际工作中,保留这些老建筑无需复杂报批程序,只要和文化部门事前沟通,在现场加以甄别,就能避免误伤误拆,不需另投财力人力;另一方面,只要思想认识到位,部门衔接到位,实际工作到位,也不会影响“三改一拆”的工作进程。保留这些老建筑,不仅有利于历史文脉的传承,有利于维系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和谐,而且有利于推进当地经济的转型和创新发展,有利于促进美丽家园的建设,有百益而无一害。因此,留下它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