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不同场合发表了百余次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充满了自信,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与人民同频共振、凝聚共识,凸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群众性的基本特征,成为实现理论大众化的典范.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根本的目的就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掌握和实践,变为广大群众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物质力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不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急速变革的时代、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除旧布新的时代、一个开拓未来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不断碰撞交会,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日益凸显,各种利益诉求逐渐摆上桌面,人们有更多的疑问和困惑需要解答。统一干部群众思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办法不同,手段不同,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用理论掌握群众。实践启示我们,党的重大创新理论只有真正为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各项工作决策和部署,只有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才能顺利推进并取得成功。在资讯发达、新媒体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语境下,党刊的理论宣传在面向人民群众的答疑解惑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刊的理论宣传必须接地气、深入群众,走大众化的道路,否则将失去自己的宣传地位。
党刊坚持理论宣传大众化,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近些年来,省委主办的《新长征》杂志着力探索建立理论宣传的机制和途径,坚持办专题专栏,以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每逢党的重大理论突破、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全会有创新思想或重大决策部署出台,都围绕党的全会精神开展理论宣传活动,去年以来又重点宣传学习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和三中全会精神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头脑,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党刊坚持理论宣传大众化,必须贴近社会、关注民生。只有现实化,才能有大众化。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都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这些讲话引起全国上下的关注和热议,许多语录成热词,许多观点成了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用得上的经典和名言警句,入耳入脑入心入神。刘云山同志曾经说过,媒体应该在理论宣传中“通过对大道理的细化、柔化和实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把大道理讲近、讲实、讲活。《新长征》杂志这些年开办了多个专栏邀请省内著名专家学者来阐述、突出了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2013年开设的”寻访好书记“栏目,让读者深入基层寻找优秀典型人物事迹,以身边事身边人的先进事例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我们党的利益观、权力观。我们把镜头、版面交给群众,改变了我们自拉自唱、自编自看、自我欣赏的状况,把理论变成实实在在、活生生、听得懂、能理解、愿接受的可信可敬的人和事,入人心、得人心、暖人心的大实话。实践证明,只要是面向时代、紧贴社会现实,与大众生活环境接近、利益接近、与大众的心理接近的理论宣传,读者就会十分关注。
党刊坚持理论宣传大众化,必须在进一步改进文风上下功夫。语言是传播理论、交流思想的基本载体。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最鲜明的一个语言特色是口语化、接地气。他经常用一些很直朴、很简单的大白话、大实话,特别是一些普通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话来表达思想,包括还经常会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歇后语、网络用语,会用一些形象化的比喻等,这样的大白话形成了其独特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充满了语言魅力。讲大众话语,让人感到理论可亲可近、可学可用。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用非常形象的话语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语言要通俗化、大众化,就一定要坚持向群众学习,了解大众生活、熟悉大众话语,将“官方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深邃的理论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说明白,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近人民大众、融入人们心灵,使党刊的语言生动起来、鲜活起来。《新长征》杂志近几年来转文风,要求写短文章开办网上问答,知识竞赛。现在博客、微博等传播方式用丰富多彩的语言风格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我们不断更新宣传理念,使宣传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合拍,与受众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共振,提升党刊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