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生病住院要找护工,喜添新丁要请月嫂,居家养老需要陪护……现如今,无论是医院护理,还是生活护理,拥有丰富经验的从业者将获得社会的高薪认可。但就在十几年前,从事这些陪护、护理工作的人,由于技术不过硬,又缺乏职场地位和团体,一度被社会所轻视……
两代人投身冷门行业
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公园附近的一座写字楼里,北京市惠佳丰劳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磊在讲述公司的创业经历时,感慨颇多。
2003年,张磊的父亲张绍秋成立了惠佳丰。虽然现在人们把惠佳丰所在的行业称为“医院管理服务业”,但在当年,这个行业一度成为“医院护工”的代名词。由于没有组织,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就自己跑到医院去找活干,通过推销自己获得岗位和从业经验。
惠佳丰初创之时,只为一家医院提供服务。此后,随着公司队伍的扩大,以及医院不断增加的用工需求,与惠佳丰合作的医院逐渐多了起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磊决定辞掉自己原先的工作,帮助父亲打理企业。
“一开始,我对护理这一行并不感兴趣,只是想为父亲分担工作。但做着做着,就觉得这是个朝阳行业,对于商人而言,能够找到冷门行业并不容易,而生活护理工作在中国恰恰就是冷门。”张磊说。
规范发展赢得市场
也是从加入企业之时开始,张磊觉得这个行业不能再像散工干零活式发展了,要走正规化的发展路径。因此,他着手设计了公司的LOGO,同时对所有文案进行梳理,重新建立公司机制,提升企业档次。
除了企业的北京“户口”外,张磊说,还有一点打动了当时的医院,那就是惠佳丰敢担当。“我们在竞标时承诺,如果中标,则今后在服务过程中,员工由于工作失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公司全权负责。众所周知,医院陪护工作是有一定风险的,病人很可能在陪护人员视野范围外出现意外,而我们这样的承诺,在当时的医疗护理圈里也是独一份。”
当发展渐入佳境的企业遇到市场需求旺盛期,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就成了意料中的事。当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友谊医院这些赫赫有名的三甲医院成为惠佳丰的服务客户,惠佳丰的优势就不仅仅是敢担当了,而是充分运用已经积累下的宝贵经验,为医院和患者提供更具创新性的服务。
同时,由于企业开创得早,因此在张磊看来,惠佳丰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负有责任。据其介绍,截至目前,这个领域里已经有了两家协会:一家是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惠佳丰是副会长及单位,同时,协会还希望依托公司,出台一项病患陪护标准;另一家是北京护理员工作者协会,这家协会是北京市医管局授权成立的,协会中不仅有服务企业,还有100余家医院,惠佳丰在协会中担任督导组专家职务。
创新理念提升服务效率
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经验的不断积累,让惠佳丰的合作医院从最初的1家,扩张到了目前的27家。与此同时,惠佳丰的服务项目也从最开始的病患陪护、医院保洁,发展到了医院全项社会化服务领域中来。其中一类是病患陪护业务,这里有传统的病患陪护业务;另一类则被称为中央配送服务。
“我们在医院设立一个调度中心,对于医院除治疗以外的其他事宜进行统一调度安排,比如病人化验单据的送检服务,这个工作由安排在医院内的运送员完成;还有临时文件配送、送检查结果、帮助科室预约单子、送临时药品等。这种模式可以让服务形成一个循环圈,节省人力,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科学调配。通过工作量的统计,采用这项服务的医院,服务病患的效率得到了大跨步的提高。”据张磊介绍,截至目前,与惠佳丰合作的27家医院中,有20家医院在做这项业务,其他医院也有引进这项业务的计划。
展望未来,张磊说,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惠佳丰的护理业务开始向社区居家养老方向延伸。“未来,我们希望能通过发展会员客户,梳理出客户需要服务的大数据,为其寻医问药提供帮助,借此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将来也打算做电商,侧重做病患、产妇、居家养老等服务,为客户提供便利贴心的护理服务。”张磊表示。
他同时表示,医疗护理、生活护理的发展目标,是要把百姓的健康小问题解决在社区,分流大医院患者。为此,他希望政府在居家养老方面,能够给予企业更多的政策扶持。另外,要想把康复护理院建在社区,会涉及用地问题,这也亟须得到解决。“还有就是从业执照的问题,康复护理院要允许民营企业做,但需要行政审批流程,才能正式营业。另外,百姓享受这些护理业务能否得到医保支持,也是行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张磊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