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华盛顿,尼克松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
对中国人而言,尼克松身上鲜明地打着两个标签:一为中美两国建交的奠定者,是首位在任期间访华的美国总统、“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二为因水门事件不得不辞去总统职位的失意政客。
《尼克松回忆录》或许会让你发现这位“熟悉”的老朋友背后那个有点“陌生”的尼克松:从一个杂货店老板的儿子,成功逆袭成为美国总统,其间经历了两次政治失败……
理查德·尼克松出生于加利福尼亚约巴林达镇一个农民家庭。尼克松9岁那年,父亲弗兰克卖掉房子和柑橘园,迁居惠蒂尔,并借款开了个加油站,后来又开了一家杂货店。稍大一点儿,尼克松就每天早上4点起床,5点前后赶到洛杉矶第7街菜市场,与农民和批发商讨价还价,采购新鲜水果和蔬菜,然后回到店里,将货物洗净、分级,在店铺陈列好,到8点钟再去上学。
弗兰克将辩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常与顾客就任何问题激烈争论。这或许影响到了尼克松。当他在大学参加辩论赛的时候,父亲经常坐下来专心听着,并在回家路上对辩论详细分析。有了父亲的“言传身教”,尼克松的辩才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弗兰克对政治的兴趣,也使他一直是尼克松政治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
父亲刻苦学习、勤勉工作、不问成败的战斗精神,让尼克松无限憧憬,这些品质似乎也融入了尼克松的血脉。他原本有可能获得去耶鲁大学的奖学金,但路费和生活费加起来比学费还多,而1930年的美国大萧条和大哥治病的花费,让尼克松一家经济拮据。他只得在家乡上惠蒂尔学院。因成绩优异,他获得了奖学金,进入杜克大学法学院学习,并以全班第三的成绩毕业,被提名为全国法科优等生联谊会初级律师会会员。经过短短六星期的准备,他就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成为律师,一年后更成为律所的新合伙人。
这个杂货店老板的儿子通过勤奋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学业优良、精通法律、善于辩论,这些为他从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的勇敢也体现在爱情上。1938年,尼克松因为参加业余剧团的演出,对中学教师、大他一岁的帕特·瑞安一见钟情。他约帕特出去玩,帕特说:“我很忙。”尼克松说:“你不要那么说,因为有一天,我会和你结婚的!”两人于1940年结婚。
1946年尼克松被提名参选众议员。他从海军退伍,经过竞选和四次辩论成功当选。1950年又成功当选参议员。1952年和1956年,他两次与艾森豪威尔搭档参与总统竞选,都获得成功,担任了8年的美国副总统,迎来了个人政治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
对了,童年的尼克松喜欢弹钢琴,他两个没有实现的心愿,一是指挥一个交响乐队在大教堂演奏风琴,二是创作伟大的乐曲。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将钢琴作为从政中的调剂。
然而,在1960年的总统大选中,尼克松以微弱的差距败给了约翰·肯尼迪;1962年,竞选加利福尼亚州长,又败于布朗。他不得不于1963年在纽约再当律师。坚韧要强的尼克松并没有就此认输,1968年,他再次参与总统大选,终于获胜,并在1972年成功赢得了连任。在政治上,他达到了人生的顶点。
在任期间,尼克松于1972年访问中国,为打开中美关系大门、改善和发展中美两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逐步将美国军队撤出越南……
然而,水门事件的发生使得尼克松名声扫地。他宣布辞去了总统职务。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到声名狼藉的平民,61岁的尼克松并没有就此沉沦,也没有长期隐居,安度晚年。他继续关心美国的内政外交,为在任总统出谋划策,出版了8本书,在国内外讲演……
《尼克松回忆录》是尼克松惟一的回忆录,时间跨度从1913年尼克松出生到1974年辞职。尽管必然受到个人偏见的局限,但从事件中心者的视角进入,书中大量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尼克松的笔记、口授日记记录,对会议、谈话或事件的口授录音值得一读。
纵观其跌宕传奇的一生,尼克松不失为生活的强者,他始终没有被逆境所压垮。这样的人值得尊敬,无论他是对手,还是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