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做好人大监督工作,核心在于依法,根本在于实效。从操作层面看,尤其要在精选监督项目、慎选监督方式和追求监督实效上下功夫。
加强自身建设,是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的基础。增强专门委员会委员的整体素质,是履行好人大监督职责,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人大监督是一项法律性、程序性、规范性极强的工作,要履行好监督的职责,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加强自身建设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使每一位专门委员会委员都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增强代表人民履行职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做好人大监督工作,需要委员加强对《宪法》、《组织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的深入学习,全面了解与委员会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更加熟悉人大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牢固掌握人大监督的“基本功”。三是建章立制重规范。《监督法》的出台,为人大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突出工作重点,是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的关键。在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下,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大监督工作。在议题选择上,始终贴近党委中心、贴近群众内心。一是选择党委关注的重大问题实施监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委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党委作出的重大决策,关系到行政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人大履行监督职责,应以发挥地方国家权利机关的职能作用出发,积极推动党委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二是选择政府工作的薄弱环节实施监督。人大监督不仅受到机制、手段的制约,而且受机构、人员的限制,不可能对政府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式的检查监督,必须要有所选择,即选择政府已经做了,但仍然存在差距的事项。三是选择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监督。为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的总体氛围,共筑食品监督的社会格局,依法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深入调查研究,是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的保证。人大监督离不开调查研究这个基础性、关键性环节的工作,认真、广泛、深入、系统地开展调查研究是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性的保证。一是可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把握重点,选准人大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组织委员会委员视察、调查、检查,听取和评议政府相关工作情况的报告,推动政府工作。二是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具体工作中,将专题调研与专题审议结合起来,使常委会会议在审议政府相关工作时,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物,对政府的工作评价也会更加客观、公正。三是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政府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努力使调研向工作成果转化,从而真正实现监督与支持相结合,提高监督实效。
创新监督方式,是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的动力。创新是做好人大工作的不竭动力。要从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大工作的新要求出发,切实增强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一是要改进监督方法,完善监督机制。要在法定范围内不断探索创新监督方法和监督机制。要由注重面上监督向点面监督相结合转变。人大监督例行的程序是听取审议某一方面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审议意见或作出决议决定。这种监督方法往往不易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影响监督效果。如果在整体性工作监督的基础上,再深入地研究一些薄弱环节,就容易发现问题,从而提高监督的针对性。二是要由一次性监督向连续性监督转变。对于政府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现实中存在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如果人大只限于一次性听听汇报,提提意见,并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需要长期抓、连续抓、反复抓,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三是由注重监督过程向过程与结果双注重转变。人大是依法监督,做好人大监督工作,注重监督的过程和程序的法定性是必要的,但体现人大监督成效的重要标志是监督内容和监督意见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