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多措并举 鼓励协同创新
冯科 曾德明//www.workercn.cn2014-04-24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促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社会经济水平提高的长期核心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创新主体进行广泛的协同创新。所谓协同创新,是相对于独立创新而言,强调创新主体之间通过协作研发联盟、标准联盟、战略联盟等方式整合各种技术资源,促进知识分享,提高技术创新实力,驱动我国的产业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通过鼓励协同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一,技术创新日益依赖于多领域知识之间的融合,协同创新帮助创新主体有效整合外部知识资源。在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中,技术创新成为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一个国家赖以发展的基础。而知识和技术广泛分布在不同的创新主体之间,唯有通过创新主体之间的协作与联合才能有效促进创新主体对外部知识和技术的吸收。然后通过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的融合与转化,创新主体才能不断对旧有知识进行更新,对旧有技术进行升级,从而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实力。

  其二,增强我国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依赖产业价值链的升级,协同创新推动各方产业主体的联动,实现系统性跃升。单个企业创新实力的增强,并不意味着行业和国家创新实力的增强。唯有将行业上下游打造成一个高度整合的价值链系统,并促进整体创新实力的提升才能塑造我国的竞争力。而协同创新往往将行业中的上游与下游企业、生产商与配套商、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内部联动的系统,推动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在系统内的扩散,全面推动产业、地区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提升。

  其三,建设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依赖企业界、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横向协同创新。高效的创新是一个技术发明与市场化完美结合的过程。唯有企业界与大学和科研机构有效协同,在协同中分工又协作,才能将科技发明的源泉与市场的发展结合起来。唯有企业界、大学、科研机构在协同创新中既发挥各自优势,又整合互补性资源,才能形成创新合力,提高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

  鼓励协同创新需要从多角度、多渠道形成推力。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通过广泛参与协作研发、创新联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连接纽带。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增强企业的竞争与创新意识,鼓励企业根据行业环境与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内部研发、组建协作研发联盟。既通过自身内外部知识的整合提升自身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市场化的能力,又通过组建协作研发联盟、标准联盟、战略联盟带动行业内纵向价值链和横向价值链的协同发展,整体上提升行业竞争力。引导不同企业发挥不同层次的创新主体作用,并使其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应该鼓励拥有技术优势的大型企业在协同创新中发挥骨干与龙头作用。促进拥有技术优势的大型企业带头探索市场发展和技术变迁的新方向,成为凝聚产业力量的核心。引导中小微企业广泛参与协同创新,并发挥其市场灵活性和技术多样性优势,与龙头企业之间形成资源互补与高度整合态势,为驱动行业和国家竞争实力的发展同样贡献创新主体作用。支持科技服务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在协同创新中发挥桥梁作用、润滑作用,为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创新主体之间的整合贡献力量。

  二是完善产学研创新体系,激发企业与科研机构、大学之间协同创新的合力。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和创新资源的配置作用,离不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创新活动是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型的经济活动,需要大量各种领域知识与技术的投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效结合。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更为敏感,在科技应用研究和科技市场化上具有相对优势。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协同创新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条件灵活安排。对于趋于成熟的技术,可以通过技术转让、专利购买的形式。对于新兴的、不确定性程度较高的技术,可以通过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形式,也可以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衍生企业发挥基础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功能。通过这些不同的形式鼓励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灵活结成协同创新的合力。此外,还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制度设计鼓励更多的科技研发主体关注市场需求。

  三是加快科技服务产业的发展,发挥科技服务业对协同创新的支撑作用。以企业为中心、多创新主体共同构建创新体系,离不开科技服务企业和机构的中介功能。创新是高度专业化、复杂化的经济、技术、社会活动,在创新的价值链条上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科技服务企业应打造自身的专业优势,在特定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信息整合、扩散、咨询作用,有效降低创新的交易费用,促进各创新主体之间协作研发关系、战略联盟关系的构建与发展。

  四是加强公共科技制度建设,鼓励人才、金融资源为协同创新服务。协同创新所对应的创新目标往往面临较大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抵御风险的最优工具是提升协同创新的人力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供给。因此,应在协同创新密集的区域和产业建立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为协同创新引入高端人才以及人才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支持。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