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志愿服务的时代特质
卫建国//www.workercn.cn2014-01-29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共中央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城乡社区为重点,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意见》对志愿服务的强调,彰显了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志愿服务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与以往的志愿服务相比较,今天的志愿服务呈现出一些新的时代特质。

  志愿服务的主题更加突出和集中。志愿服务的基本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在当今中国,志愿服务的主题更突出地体现为相互关爱和服务社会,二者都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责任要求。在当代社会,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强化已是一个突出的事实,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公民权利和公民责任本身是连为一体、不可须臾分离的,离开责任的权利往往会导致极端的个人至上和自私自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流动性越来越强,目前仅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就达两亿多人。流动性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居住环境变化、工作变动频繁等因素一起,导致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具有偶发性,相互关系越来越陌生。在此情况下更需要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关爱的价值越来越重要、社会需求越来越强烈。与相互关爱同样重要的一个要求是服务社会。服务社会也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责任要求。随着社会进步,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每个人都需要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为社会和他人做出一些贡献。尽管市场服务、商业服务和政府公共服务的作用和范围越来越大,但公民之间基于友爱、利他的相互服务还是至关重要的。从世界范围看,志愿服务几乎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公民都应当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追求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提供服务。

  志愿服务的重点和范围更加明确。志愿服务的基本精神是确定不移的,国际上给真正的志愿精神的定义是:志愿精神必须是志愿的,必须不为报酬,必须是利他的。但志愿服务的主题和服务范围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而不断变化。在西方,志愿服务的精神导源于古老的宗教慈善观念,初期的志愿服务主要由慈善组织承担,目标是救济穷人。后来在慈善组织的基础上逐渐诞生了一些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的主题和服务范围也在不断变化,现代志愿服务已经变成一种广泛性的社会服务工作,志愿服务工作也逐渐制度化和专业化。中国的志愿服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志愿服务的主题和服务范围的不断变化也是一个鲜明的特征。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志愿服务遍布城乡社区,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我国的志愿服务更突出地体现在一些大规模的社会活动方面,如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志愿服务、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等。从志愿服务关注的人群方面考察,近年来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关心贫困人口、困难职工和残疾人以外,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两类人群成为志愿服务重点关注的范围。这些变化大致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由此可以看出,志愿服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时代变化了,志愿服务的主题和范围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志愿服务不断进步的一个表现。

  志愿服务的目的和目标更加清晰。从目的和目标方面考察,现代志愿服务绝不仅仅局限于组织一些活动,做几件好事,帮助几个需要帮助的人,而是要建构一个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现代社会是一个建立在相互需要和相互服务基础上的高度相互依赖的社会,市场服务、政府公共服务和志愿服务相互配合与支撑,也使当今社会变成了一个服务社会。在这个广泛的社会服务体系中,人人都是服务者,人人又都是服务的对象;人人是服务体系的一个环节和手段,人人又都是服务和发展的目的。为达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目标,需要在两个方面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一是要不断强化公民的志愿服务意识,使广大公民意识到志愿服务是公民在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责任,所有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基于志愿目的、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和他人提供适当的、力所能及的服务。二是要不断增加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扩大志愿者队伍。统计资料显示,在欧美等志愿服务比较发达的国家,志愿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参加志愿服务的人数比例高,志愿者贡献的时间和精力多。与此相比较,中国的志愿服务虽然近些年有了长足进步,但总的来说还有差距。强化公民的志愿服务意识,扩大参加志愿服务的队伍,是中国志愿服务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志愿服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志愿服务内含着丰富的道德精神和伦理精神,是涉及范围最广、影响面最大的道德实践活动,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途径和方式,如开展广泛的道德实践活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文明的作用等,但志愿服务是一种作用范围更大、影响面更广的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通过志愿服务,可以培育人们基本的公民责任感。在相互关爱、服务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人们的公民责任感会不断强化,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会逐步形成并巩固,正确处理个人、他人和社会关系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而公民责任感的增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在现代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解决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公共问题都需要公民的高度参与。没有公民责任感做基础,没有公民的高度参与,社会基本伦理秩序也无法维持。通过志愿服务,通过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摆脱困境,可以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使社会生活更加温暖,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善,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本质要求。中国的改革目前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也进入矛盾凸显期,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协调人们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是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志愿服务,可以改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相互关爱、乐于奉献的良好人际关系。这对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作者系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