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文化与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密不可分。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是一切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保障。
我所说的经济,并不是具象的,而是高度概括的抽象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经济领域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确定之后,生产方式对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发展于农耕时期,和农耕这种生产方式紧密联系。因此,研究文化,无论是纵向的传统文化,还是横向的世界文化,都不能离开特定的经济,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生产方式的关系。因此,我们不能就文化谈文化,必须把文化与社会和历史紧密联系起来。
文化力关系社会凝聚力。什么是文化?据有关统计,全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500多种,比较有名的有200多种。我认为,文化没有确定的定义,任何人都可以给文化下定义。因此,我对文化不用明确的定义,而是用描述性语言。首先,文化是人兽之别。宠物经过训练后,可以做一些搞笑的动作,那是条件反射,并不是它发自内心的一种创造。推而言之,大象、猴子、黑猩猩画画,画得再好,标价再高,也不是文化。人之为人,同禽兽分化,关键在于文化。文化提升人性。其次,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是体现人们对于自身及他人的好恶、是非、荣辱的判断。文化无所不在,从衣食住行到文学艺术、宗教礼仪、法律,都是文化。
文化力在哪里?我们每个人养成了在一定文化当中的生活习惯。和习惯相同的人生活在一起就会感觉舒适,有亲和力。这就是为什么炎黄子孙走到世界各地,仍然保持了华人的生活习惯。习惯引出认同,最高的认同是信仰。信仰也是一种习惯,文化力就在于此。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信仰,就没有凝聚力,就散了。如果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内部彼此不认同,为了小利而争吵,文化就散了。
一个社会的凝聚力,首先要靠“德”的自律,同时要靠“法”的他律。“法”也是文化。当一个国家或社会完全靠“法”来对所有公民进行他律的时候,这个社会实质上已经散架了。只有一个民族所崇尚的“德”成为社会的共识,大家以此来进行自我约束,而且是一种高尚和永无止境的追求,然后用法律来保证社会的底线,这个民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德”是判断优劣的,“法”是判断有罪无罪的。“德”的自律比“法”的他律更应该得到重视。以德为基础执法,效果会更好。
中国崛起需要文化复兴。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无论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差距问题等等,其实就是与中华文化截然对立的另一种价值观侵蚀的结果,是对物的无限追求。
中国现在遇到了两难选择。我们一方面需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就犹如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后面扬起的尘霾,正是今天所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研究国学,要关注当下、关注世界、关注未来。精神与信仰,是软实力最重要的东西。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就是可怕的人;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
最重要的是要自觉了解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清醒认识文化发展现状,研究如何建设自己的文化。要重新建设文化的社区,让所有人生活在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中。要在国民教育中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文化复兴。中国崛起包括文化复兴,因为只有文化复兴,才能真正强大。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永恒的动力是文化,也就是凝聚力。只有在物质基础上精神丰富了,才是真正的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