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民本”思想的现代性转化
//www.workercn.cn2014-03-27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李云雷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一。《尚书》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语,可见在上古时期,中国的古人就认识到了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民众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孟子》中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这里,孟子分析了民众、国家与君主的关系,认为在三者之中,民众是最为重要的,国家次之,而君主则并不重要。这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想,清楚地认识到了民众的重要性。此后的民本思想,中国历代都有所阐发与发展,并运用到现实政治之中,比如魏征提出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黄宗羲指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等等,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在传统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下,民本思想虽然为少数思想家、政治家所认识到,并成为平衡君权的一种重要政治思想,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政权的性质——他们所代表的只是贵族与地主的根本利益,而民众则只是被统治、防范与控制的对象。

  近代以来,中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与民族危机,在应对这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受到了西方文化与政治思想的强烈冲击,民本思想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既受到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民主思想的影响,也融入了民本思想的因素,尤其是其中的民生主义,重视民众的生产与生活及其在政治上的作用,这与西方各国的民主思想都不相同,体现了民本思想在三民主义中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也在于,他并没有充分发挥民众的政治力量及其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思想既是中华民族面临重大危机时所产生的思想,也是中西文化融汇、冲撞的产物。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民本思想的影响,但是毛泽东做了创造性的改造,在这里,“人民”不再是被动的对象,而成为了历史的主体,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最根本性的力量,这是毛泽东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的区别所在。另一方面,毛泽东也对马克思主义做了新的探索与发展。在马克思、列宁的理论体系中,“无产阶级”是革命与历史的主体,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与斗争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不过在毛泽东这里,“人民”所包含的范围要超过无产阶级,这既是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创造。在这里,我们还应该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对西方民主思想的一种超越,相对于自上而下的民本思想,民主思想强调民众自下而上地争取权利,这可谓政治思想的一大变革。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西方民主思想中“民主”的范围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则将人民作为历史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为人民服务”,凝聚人民与历史的意志,不断创造中国的新时代。

  在新世纪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加重视民生问题,也注重从传统的民本思想中汲取资源,不断探索新的思想与政治路线。“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的一个创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保持血肉般的联系,这可以说是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性转化。但是与传统民本思想不同的是,群众路线去除了其中的等级观念与自上而下的意识,以“群众”为主体,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是共产党人的制胜法宝,也是一种新的社会与政治意识。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正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凝聚群众意志、创造新时代的巨大努力。

  民本思想产生于中国的上古时期,是传统中国文化中最宝贵的资源,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以来,民本思想在社会剧变与西方思想的冲击下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以新的形式融入中国的思想与现实之中,成为当代中国的重要思想元素。从民本思想到今天的“群众路线”,历史已经发生了沧桑巨变,但重视民众却是贯穿其中的恒定的思想元素,这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所在,也是我们开创未来所必须坚持的准则。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