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公共卫生事关国民健康维护、家庭和睦幸福、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强大、民族生存繁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步伐。近年来,虽然全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新发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疾病此起彼伏,对人类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同时,也考验着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应对能力。
2013年3月,上海相继出现了不明原因肺炎的死亡病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民众的恐慌和担忧。疾控人员一方面迅速在海量资料库里搜索了近万篇文献,同时探寻最新的科研论据,依托技术储备寻找可疑病毒的蛛丝马迹。经过连续5天的实验室工作,终于发现了一种新型的H7N9流感病毒。随后,病毒的基因密码全部被迅速破解,病原体得到确定,研制出的检测试剂被立即发往全国,实现了对新型病原体的严密监测、迅速确认和应急反应,为政府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价说:“中国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堪称全球典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视察中国疾控中心时,对我国疾控人员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给予了高度赞扬:“你们的检测很关键,我们明确了怎么治疗,怎么用药,怎么防治,你们立了大功!”
履行公共职能的能力有效提升
非典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和关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使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得到了显著加强,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大幅提升。其表现在:
——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鼠疫、霍乱、黑热病、麻风病等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并率先在全球83个丝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中消除了丝虫病。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包虫病、麻风病、疟疾等重大及重点传染病患者获得免费药物治疗,大大降低了这些疾病发病率。截至2011年,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为78万人,远低于将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50万以内的目标。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降至66/10万,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结核病控制指标。
由于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从2006年起,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陆续报告了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很长时间内未能找到病因。国家和地方疾控中心专家与海外引进的学者通力合作,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与确认工作。2009年底,在湖北报告的病例中首先发现病毒感染的线索,随后根据对6省的241例病例进行临床特征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研究,最终从病例血液标本中发现了新型的布尼亚科病毒,随后也在日本被证实存在。
我国还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39种法定传染病病例实时监测报告。至2012年底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达98%,乡镇卫生院报告率达87%,平均报告时间缩短至0.8天,形成了全球唯一的捕获传染病个案的天罗地网——扩大免疫规划成效显著。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通过接种牛痘消灭了天花,较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根除天花早了十几年。2000年,中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通过新生儿疫苗接种,使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从高于10%下降到1%以下。2007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增加到14种,预防15种传染病,目前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应急处置水平全面提高
我国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基础,初步建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疾控体系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制。近年来,疾控人员参加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等突发灾害,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2009年,首发在国外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突如其来,我国基于对流感大流行应对的充分技术准备,科学、有序、有效地应对。中国疾控中心牵头迅速建立并扩大了全国监测网络,覆盖全部地级市;第一时间研制出技术最优的甲流病毒检测试剂,提供给全国监测网络使用,在病例输入我国之前,即具备了甲流病毒检测能力。我们发挥组织优势,开展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甲流疫苗临床试验,药品质检、审批、生产各环节密切合作,边研究、边审检,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完成甲流疫苗研发和大规模使用甲流疫苗的国家,其免疫方案被世界卫生组织采纳并向全球推荐。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序推进
从2009年起,我国开始免费向全体居民提供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在内的10类4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针对特殊疾病、重点人群和特殊地区,国家还实施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建立了符合国情的防控机制
“预防为主”是医学科学在向“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一终极目标前进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得到很好的坚持。
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科学、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近年对现行法律法规适时修订,不断地适应人民健康的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遵法守法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提高,也规范了服务,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
政府不断转变职能,将加强疾病防控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优先考虑,并从制度设计上保证每个居民不分地域、民族、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水平,都能公平获得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服务。明确了政府在提供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中居主导地位,建立和完善政府公共产品投入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责任,并通过逐步增加财政对疾控体系建设的投入,提高国民人均公共卫生经费。
依据国情和国民健康辖区,因地制宜地建设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也有效促进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落实。
在传播健康知识的同时,疾控部门注重培养人民群众维护健康的内在动力和基本能力,发挥人民群众促进健康的潜能,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疾病综合防控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载体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和建设重点实验室和网络实验室,促进了省市级疾控能力大幅提高,加快了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面临的健康问题日趋复杂,疾病防控任务也更加艰巨。一方面,重大传染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同时存在新发传染病以及传统烈性传染病的潜在威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疾患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威胁日益加大;另一方面,自然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变化以及食品、药品安全、职业危害、生活饮用水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凸显。频发的自然灾害、各种事故灾害及社会安全事件也对公共卫生应急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需求,公共卫生专业队伍的发展明显滞后,缺乏覆盖全学科的高水平专业队伍,疾控机构人员收入待遇等缺乏对高层次专业人员的吸引力等体制机制问题。
(一)明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益性质
要解决好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服务职责的关系,强化和落实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明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益属性,明确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职责和任务,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
(二)通过推进改革和调整解决新矛盾新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和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卫生资源配置、卫生服务利用、居民健康水平在城乡、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差异仍然较大,疾病防控的人才队伍规范化建设需要大力加强,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等亟须做出相应调整。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中的顶层设计不断地推进改革来解决。
(三)完善政府投入机制
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是政府的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完全公益性质,不能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应建立完善的政府投入机制,所需经费由各级政府预算全额保障,以全民资源服务于全民,实施公共卫生投入优先战略。
(四)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薪酬制度
政府的公共服务意志表达和职责的落实,多数情况下要靠公益专业技术机构和队伍实施。政府推动公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要与加大投入同步进行,建立适应于新型经济社会发展的薪酬制度和激励制度,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准入制度,优化人员结构,合理配置人员,确保人才质量。
(五)加强国际化发展,扩大自主品牌建设
经过10余年的建设发展和考验,中国疾控系统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认可,在国际专业领域有了越来越重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的公开、及时、透明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同时要关注国际公共卫生领域难点、热点,重视提升我国在国际公共卫生协作领域的参与度,在全球卫生领域展现关注健康的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