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房清江
何为“八礼四仪”?
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江苏省在每个县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共600所作为重点,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内容为“八礼四仪”,即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以及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该项教育旨在通过示范与引导,让孩子形成明礼遵行的氛围。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的礼仪是灿烂文明的一部分,让我们引以为豪。但是,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中,重视礼仪的传统渐渐丢失,而现代文明素质的培养亦未同步跟进。因此,与富了口袋形成巨大反差的便是一些国民群体性的陋习,典型的如“中国式过马路”、“到此一游”、“像游乐场一样的图书馆”、“餐桌上的浪费”等等,一次次引发全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提升国民文明整体素养的根本,是要加强教育和培育,进行长期而全面系统的引导。相对所有的社会群体,孩子的礼仪教育显得更必要,也更紧迫。不仅因为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且注重培养孩子的文明素质,也是培养一个优秀公民不可或缺的营养素。此外,孩子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纽带,通过孩子文明素质的培养,通过家庭的传导,可以带动成人文明素质的提升。
对孩子文明素质的培养一直是学校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文明素质的培养从属于德育的范畴,缺少系统性,相对零散,并且在分数教育的环境下,更容易沦为对孩子文明常识的灌输。毕竟,“八礼四仪”教育不仅是一门学问与课程,而是“养成”的习惯,意味着更注重实践性与长期性,并可以内化成孩子具体的行为习惯进行考察。
礼仪养成应成为孩子的必修课,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不能仅仅只是江苏的“特色”,也不能止于“重点”的试点。应在学校教育绩效考核中留出孩子礼仪养成教育的权重,给重视礼仪教育创造环境,促进教育的推广与普及。当然,礼仪养成教育没有现成的模式与规范,应当在尝试与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统一的规范,既体现传统特色,也符合现代普遍要求,贴近实际,易学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