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刘家国//www.workercn.cn2014-06-23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贯彻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必须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高度,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从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深刻认识、军民融合的极端重要性,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把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

  党的十八大把“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单列篇章对军民融合式发展作出部署安排,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对经济和国防两大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把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任务之一,纳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和现实发展需要,揭示了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内在规律,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基本思路上,就是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牵引,充分发挥国家在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从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的结合上,搞好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总体设计,不断丰富融合形式、拓宽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在目标方向上,就是通过军地大联合、机构大联合、力量大聚合、资源大整合,使国防和军队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大体系中,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发展格局,确保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实现富国和强军的双赢。在运行机理上,主要是“国家主导、需求牵引、资源共享、市场运作”。国家主导,就是从国家层面对军民融合的发展理念、战略规划、制度机制、技术标准进行统筹主导,实现全国一盘棋。需求牵引,就是要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发展需要出发,从投向投量、方法手段、发展途径上,科学引导社会资源在军事领域进行合理配置。资源共享,就是要打破军地之间自成体系、自我封闭、自我保障的做法,统一筹划、调配和运用军地各类资源,达到军建民用、民建军用、军民合建共用共享的目的。市场运作,就是除了政府宏观调控之外,还要借助市场运作这个手段,推动国防建设成果向经济社会领域转化运用、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有机融合。在实践要求上,就是习主席强调的军地都要顾全大局。军队要服从整个的国家布局,国家布局要充分考虑国防建设。军队要遵循国防经济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地方要注重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

  省军区部队是联系军地的桥梁纽带,具有领导体制的双重性和职能任务的兼容性,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必须把握机遇、深挖潜力、主动作为,努力探索具有省军区部队特色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路子。一要在强化担当中促进融合。省军区部队要主动担负起促融合谋发展的历史责任,带头破除自我封闭、各自为战、单向发展的观念,带动强化军民融合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消除军事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条块分割状态,真正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良性互动。二要在主动融入中深化发展。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主动把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需求贯穿到产业布局、资源配置、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之中,畅通“民参军”渠道,健全“军转民”机制,尤其是要把国防动员各要素融入经济社会建设,着力构建军地联动的应战准备体系、军地一体的应急处突体系、军地结合的人民防空体系、军地兼容的战备交通体系、军地相融的社会化保障体系、军地共享的国防教育体系和军地协作的参建援建体系,真正把雄厚的动员潜力和先进的生产力转化为强大的战争实力。三要在破解难题中双赢共进。坚持联合融合推进制度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的国防动员运行机制,把国防动员法规建设纳入地方法制建设总体规划,理顺国防动员系统、政府应急管理系统和其它行业管理系统在应急应战状态下的关系,为国防动员工作提供法规制度保障。突出转型发展推进力量体系建设,主动适应战争形态变化和社会结构调整,着力构建新型后备力量体系,建设一支专业齐全、规模合理、体系配套的民兵队伍。要注重双重效益推进重大基础建设,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军事、经济价值的建设项目,努力实现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双重效益。

  (作者单位:四川省军区)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