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历史是映照现实的镜鉴,是启迪未来的教科书。习主席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中强调,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抗战历史昭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能安邦。在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由弱变强,对于夺取抗战胜利起了中流砥柱作用。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对于我们牢记有国无防任人欺凌的惨痛教训,汲取抗战时期我们党强军胜战的历史经验,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奋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具有重要启示。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发展壮大、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坚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发动的这场侵华战争,是继1894年甲午战争后,又一次蓄谋已久、企图以武力吞并中国的最野蛮、最残暴的侵略战争。一个岛国,为什么能一步步地侵吞国土面积数十倍于它的大国、两次打断中国发展进程?这既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扩张野心不断膨胀的结果,也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后果。旧中国政治腐朽、经济贫弱、武备废弛。特别是缺少坚强领导核心和强大军队,决定了鸦片战争后的历次反侵略战争均惨遭失败。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缔造并领导了一支伟大的人民军队。
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展现了民族先锋的本色,毅然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并在抗战烽火中使自身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实现完全成熟和巩固。我军是党缔造的,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在初创时期就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抗战初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在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权。党中央向全党全军明确指示,红军改编后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全军官兵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军事战略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为胜利完成民族解放的神圣使命提供了根本保证。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铸就的立军之本和建军之魂。新形势下,实现强军目标,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须臾离不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同时,官兵成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同志对党指挥枪的极端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战争形态演变和军队组织体制变革,对加强党的领导提出了新要求。敌对势力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妄图使我军脱离党的领导。我们必须把听党指挥作为军队建设的首要,深入开展军魂教育,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导官兵不断增进对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英勇善战的强大人民军队是保家卫国的力量支撑,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必须全面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
古人云:国弱启衅。在近代中国,军事上的落后对国家安全产生了致命影响。日本军国主义妄图武力吞并中国,更使得中华民族遭遇了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民顽强抵抗,但实力差距使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仅淞沪会战、豫湘桂战役就使中国军队伤亡80余万人,抗战期间中国军民共伤亡3500万人,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6000多亿美元。空前惨烈悲壮的抗战,令人为血肉拼搏而感动,也为军力落后而痛心疾首。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斗争中,把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作为不懈追求。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刚满10年的人民军队走上抗日战场。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党依然非常注重全面加强部队建设。1938年3月,毛泽东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为抗日军政大学以及全军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尽管武器装备落后、生活条件艰苦,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发挥出巨大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斗争优势,取得了辉煌战果。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抗战期间,人民军队共歼灭日军52.7万人,伪军118.7万人。至抗战胜利,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壮大到120万人,建立了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的19个解放区。人民军队的敌后抗战,形成了独当一面的战略格局。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支党领导的与人民打成一片的抗日武装,从抗战开始时的不足五万人,迅速发展到中期的十几万、几十万人,后期的一百二十万人,成了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中坚力量,“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力军”。
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和英勇奋战,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为夺取抗战胜利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屡遭侵略、任人宰割的命运。当今世界,国际战略格局深刻变革,国际竞争的“丛林法则”却没有改变。
我国进入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增大,周边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大国地缘竞争、军事安全较量、恐怖主义威胁等问题更加凸显,我军担负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大责任,如果有人胆敢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我军必须能决战决胜。我们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打败世界一流强敌,大力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决不允许落后挨打的历史悲剧重演,决不允许任何外敌侵略欺凌中国人民,决不允许任何势力打断中华民族复兴的发展进程。
改革创新是我军强军胜战的必由之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必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近代以后中国落后挨打,与封闭保守、未能紧紧抓住发生在16至17世纪的火药化军事革命、19世纪下半叶的军事工业化革命、20世纪上半叶的机械化军事革命有关,使旧中国军队与西方军队的实力拉开巨大差距,直接导致鸦片战争直至抗战时期军事装备上敌强我弱的格局。
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我党我军,历来注重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前进。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我党我军为赢得战争,激发出令人惊叹的变革精神。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着眼战胜日寇、救亡图存,坚决摒弃一切不利于团结抗战、不利于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政策和做法。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抛开对国民党的旧仇宿恨,适时转变革命策略,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凝聚了抗战力量。我们党提出并践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提出并实施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首次将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创造和运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战术和战法,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我们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还实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我军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改革创新是我军战斗力的倍增器,是我军由弱变强、战胜日寇的重要保证。事实上,坚持改革创新,既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也是建军治军的基本经验。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无论是推进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还是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都难度更大,风险性更强。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着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紧紧抓住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使改革成为强军兴军的强大动力。同时,要推动军事战略创新发展,研究把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大力推进战法创新,使我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全军官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是战胜日寇的精神支撑,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必须大力培育战斗精神
在敌强我弱、力量严重悬殊的形势下,与凶狠的敌人进行殊死斗争并取得胜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抗击和牵制着大部分侵华日军和伪军。我军官兵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危险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将领英勇捐躯,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书写了血战到底、视死如归的英雄史诗。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也进行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将领壮烈殉国。但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四大家族大发国难财,汪精卫等汉奸投敌卖国等,使许多国民党部队士气涣散、军无斗志,这也是正面战场多次溃败的重要原因。
战争从来就不仅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比拼,更是一场意志和精神的较量。习主席指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历来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现在,我军的装备有了很大改善,但战斗精神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并未降低,攻心夺志的较量更加激烈。我们要不断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防止和克服当和平官、和平兵的情绪,锻造军人血性,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探索形成战斗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确保军内无腐败分子藏身之处,确保部队绝对纯洁可靠,充分发挥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和精神优势。
(执笔:张明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