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读书风气历来是时代风气的直接反映。古代许多官员惜时如金,于案牍俗务之隙、戎马倥偬之间读书,既苦读、攻读,又乐读、善读,力求开卷有益。回望古代官员的阅读世界,对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
其一,心宽念纯、超凡脱俗。修齐治平是士人安身立命的抱负和理想,修养是读书的旨归。就对象而言,有所读有所不读,经史子集为根本,刚日读经,柔日读史,稗官野史可作日常消遣,纯粹法条律令不在书单之列,厚黑学、官场术更遭人鄙视。就心态而言,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读书是做官的必修功课,但做官不是读书的唯一归宿。读书是免为俗人、暂别俗务、洗涤俗气的一念素志,而不是博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左宗棠告诫子弟:“所贵读书者,为能明白事理,学作圣贤,不在科名一路也。”
其二,知行合一、困知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不是目的,功夫皆在书外。只有把书中的道理变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行动,才能实现完整的人格修养。孔子提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反对做书呆子。文天祥绝笔《衣带赞》云:“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王阳明为纠正以博闻强记为能的空疏学风,力主知行合一之教,倡导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其三,下足功夫、日积月累。岁月蹉跎、时光荏苒,读书要抓紧一切时间,利用一切条件,珍惜一切年华。三国董遇主张“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忙里偷闲利用“三余”勤奋学习。很多官员都曾有过幼年苦读的经历,朱买臣上山背柴读书,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孙康映雪,这些故事广为传诵。读书不分老少,唐代颜真卿《劝学》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陆游则将其书斋命名“老学庵”,自云“予取师旷‘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之语而名庵”,晚年壮心不已立志于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读书人不可能突然满腹经纶,要细水长流,方能厚积薄发、学有所成。
其四,博观约取、专注凝神。学海无涯,劳生有限,卷帙浩繁中如何取舍,古人各有其法。有的做加法,要在以我为主。诸葛亮擅长通览略读,与朋友一起读书,别人务于精微,亮独观其大略,掌握精髓要义。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着重领会宗旨,不拘字句。有的做减法,要在精一专一。苏轼首创“八面受敌”读书法,每次带着一个目标去,把一本好书读好几遍,譬如读《汉书》第一遍学治世之道,第二遍学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
其五,诉诸笔墨、形成文字。读书不如抄书,不动笔墨不读书。明代张溥自创七焚法,把要读的书反复誊抄,抄一遍记一遍后烧去,如此反复七次终能记住,他把自己的房子也命名为“七录斋”。清人李光地说:“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动手则心必随之。虽览诵二十遍,不如钞撮一次之功多也。”郑板桥说:“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并指出“若能分门别类,积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这样的好处就是形成头脑、情感乃至肌肉记忆,一旦需要写诗作文,则成竹在胸、文不加点、倚马可待。
其六,劝谕子弟、风化乡里。自秦汉以来,中国政治渐渐摆脱贵族化倾向,无论“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的世家大族,还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平民出身,皆可为官从政,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爵禄职务不可世袭,富贵荣华并不牢靠。所以官员对子孙的告诫往往不是升官发财,而是“诗书为世业,清白是家传”。明人吴麟徵在《家诫要言》中说:“儿曹不敢望其进步,若得养祖宗元气,于乡党中立一人品,即终身村学究,我亦无憾。”官员代天子牧民,被称为父母官,常有移风易俗、尊学重教之善举。北宋李元弼《作邑自箴》中就有一段劝谕乡里父老的话:“邑人修学者少,盖有可学之材而弃之不教也。大率愚民以经营财利为先,不知有诗书之贵,宜则其子弟有性格者,使之就学,尔之门第,光荣可待。”推己及人、由家而国,为官一任不仅富民养民,也需教民谕民,务使晴耕雨读、诗书礼义蔚然成风,国家治理与社会教化相得益彰,这也是饱读诗书者的自觉价值追求。(淼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