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摘编:“沉底”应成为常态
//www.workercn.cn2014-08-12来源:广西日报分享到: | 更多 |
周章师
“沉底”作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一个形象比喻,是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的一种手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好调查研究是谋事之道、成事之基。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直接面对群众,做到对基层的情况亲知、真知、深知,了解群众所想,掌握群众所盼,清楚群众所怨,决策时心中有数,解决问题胸有成竹,少走弯路。总之,通过“沉底”,用脚步丈量民意,切实增强同人民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一块乐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沉底”是锻炼干部、提高素质的一种途径。只有沉下去,在基层亲身体验乡土之亲、感受百姓之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才能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决策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从实践看,一些干部做群众工作不知从哪里入手,不会沟通、不能对话。通过“沉底”能自觉以群众视角看待分析问题,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处理和解决问题,群众工作能力明显提高。
事实说明,“沉底”对于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对于提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能力,都起着很好积极作用。要使“沉底”常态化、长效化,不仅应制定相关制度,还应保证制度的落实;不仅应制定“沉”下去“做什么”的实体性规范,还应制定“沉”下去“怎么做”的程序性规范;不仅应提出要求,还应强调制衡。把联系群众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与群众监督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机关党员干部“沉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确保每个需要联系帮扶的地方和群众,特别是条件艰苦、工作薄弱的地方和弱势群体得到帮扶,群众最期盼解决的具体难题、基本需求问题和合理诉求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才会真正受到群众的欢迎。这也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要求。
编辑:尹盼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