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工会改革创新进行时】
从“中枢”到“末梢”一起蜕变
——辽宁工会开展“六个专项行动”及“升级”工作纪实
从“不知道该干啥”到“知道该干啥”,再到“知道该怎么干”,这是怎样的蜕变之旅?
从“苦不堪言”到“苦中有乐”,再到“苦尽甘来”,这是怎样的心路历程?
自2011年8月辽宁省总启动“六个专项行动”以来,“变”,便成了基层工会干部的关键词。
3年来,从省总机关到市总工会,再到县区、乡镇街工会以及企业工会,借助“百分考核”等创新举措,“六个专项行动”持续深入,“神经中枢”与“末梢”共同编织了一张维护职工权益的“安全网”。
如今,在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辽宁工会正持续创新,通过“差异化”、“项目制”等举措推动专项行动升级,着力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发挥基层工会作用,以实际行动回应中央的期待,回应职工的诉求。
从“大调研”到“专项行动”
辽宁工会从“中枢”到“末梢”的蜕变,始于3年前的一次大调研。
2010年9月,曾担任辽宁省副省长的赵国红,就任省委常委后调到省总工会任党组书记,并于10月当选省总主席。
彼时,多年担任行政领导的赵国红并不太清楚:工会究竟能为职工干点啥?职工对工会有着怎样的期待?如何让工会真正“像工会、是工会”?
2011年3月至4月,赵国红带队,对全省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及职工思想动态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抽样调查的“样本”,包括千家企业、万名职工。
调研形成的报告显示:辽宁省劳动关系现状总体和谐稳定,但在一些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依然存在着“普通职工收入偏低、增长慢”、“社会保障不平衡”、“劳动时间和强度超限”等7个问题。一些数据让人吃惊:单位没给职工缴纳保险费比例达20%以上,46%的职工每周工作时间6天或6天以上,劳务派遣工月收入比正式工低21%……
这一报告不仅让工会震动,也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
很快,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新时期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意见》,并召开加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辽宁省和全省14个市及100个县(区)均成立和谐劳动关系建设领导小组;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被纳入领导班子考核范围;建立省市两级年度指标考评、社会评议、领导评价的政府绩效考评“三大体系”……
了解了职工的期望、争取来党政的支持,省总随即明确提出“为千万职工编织权益安全网”的工作思路。
这是思路,也是“愿景”。但是,思路还需细化,“愿景”还需“抓手”。职工权益有很多,究竟哪些权益是最急需工会“出手”的?
“六个专项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经过反复研究,2011年8月10日,省总下发《关于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构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安全网”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把握一条主线,健全三个体系,完善三个机制,维护六项权益。即:坚持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推动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法规政策支撑体系、监督检查体系;推动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劳动关系基层协调机制、劳动关系风险评估机制;依法维护职工建会和入会权、收入分配权、民主管理权、安全与健康权、就业和社会保障权、发展和精神文化权。包括基层工会组建、职代会和工资集体协商建制、规范劳动用工监督检查、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建制、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职工服务帮扶体系建设在内的“六个专项行动”,就此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