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中信建设非洲建设项目职工群像:寻路非洲
//www.workercn.cn2015-01-0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第一课

  反转的剧情

  金钱是有味道的。

  12年前的2002年,非洲国家安哥拉,刚刚停止持续27年的内战。

  原本种植咖啡、玉米的大片土地,因为战事而荒废。田荒了,人也荒了,什么都不会生产,真的是一片原始之地——北部,大片茂密的雨林。中部,岩石荒山上寸草不生。再往南,大西洋平静得连一点风暴都没有,甚至连一滴雨水都吝啬赐予这片土地,听任人们在荒漠的贫瘠中挣扎。

  还好,安哥拉人找到了石油。在北部卡宾达、索约地区,优质的黑色黄金源源不断地成为供养这个国家2600万人口最主要的支柱性来源。

  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车辆走着走着,就能看到写满汉字的招牌。从售卖机械设备,到医院广告,这些都透露着同样的信息:这是块“淘金”之地。

  2004年,改善罗安达民众住房条件的K.K.新城项目开始酝酿,正在拓展海外市场的中资企业闻讯跟进,中信建设首当其冲。

  然而,由于政治因素的波动,K.K.新城项目一度搁浅,拖至2007年才艰难重启。当中信建设与安哥拉方面不断谈判和磋商时,作为竞标方案组成员的刘桂根在国内开始参与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在他有关项目谈判的回忆讲述里,发生在安哥拉的剧情大反转,几乎就跟墨西哥高铁事件一样。

  K.K.新城项目进入最后的竞标阶段,中信建设董事长洪波带着最有把握的方案和满满的希望赶到安哥拉。然而,迎接她的却是安哥拉重建委冰冷的通知——很遗憾,由于竞标价格高于巴西公司的报价6.35亿美元,无法与中国公司签约。

  是啊,你凭什么多要6.35亿美元?依据项目的工程量、工期要求和安哥拉一切物资都需要海外进口的现实,而中信建设背靠国内强大的基建材料产能以及过硬的技术和吃苦耐劳的中国工人,“我们能做”,这就是6.35亿美元的依据。

  洪波内心不甘,因为她和她的团队已经为K.K.新城项目努力了4年时间。抑制着内心的失望,她大方地表态:“中信建设的报价包含为安哥拉建设港口、道路等配套设施的费用,也包括成立培训学校和为当地培训技术人员等内容。尽管没有中标,但我们愿意将前期的调研设计资料完整地无偿贡献给安哥拉方面,也愿意对K.K.新城项目随时提供免费技术支持。”

  友谊与诚意,让剧情悄然反转。

  就在洪波决定动身回国的前夕,安哥拉重建委传话,多斯桑托斯总统希望与洪波就K.K.一期重建项目再进行一次会晤。

  或许是洪波最终的表态打动了非洲兄弟,或许是这个连一个钉子、一袋水泥都要从海外进口的国家,需要依靠“中国制造和中国速度”让刚刚经历战乱的民众尽快看到政府改善民生的诚意,最终,安哥拉方面改变了主意,近40亿美元的K.K.新城项目归属中信建设。

  你瞧,故事的发展就是如此任性。好戏,开始了。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7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