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有两则新闻再次强化了吃瓜群众在互联网时代的“裸奔”意识:超过12个G京东数据疑似外泄,涉及数千万用户;某报记者在网上只花费700元就买到了同事行踪等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泄露已不算是新闻,公众早已知道,却无可奈何。一份调研则显示,面对这样日益严重的个人信息泄露,88.2%的网民表示“没有任何办法处理”。
为何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屡禁不止?违法成本较低、个人保护意识不强、有关部门打击保护不到位等都是原因。然而,从近期的媒体报道看,有一个原因可能被忽视:有大量购买个人信息的需求存在。
那么,谁在购买个人信息?
一部分法律意识不强的个人可能是其中的购买者。上述购买同事行踪等个人信息的记者,在购买时给出的理由是“了解亲戚结婚对象”,想必该记者是选择了一个销售者认可的理由以免暴露身份,这从侧面反映了社会上有一些人通过购买个人信息来“查人”是否靠谱。当然,还有一部分不法分子,购买个人信息用于诈骗。
更多的个人信息购买方是机构和企业。有媒体报道称,对于大数据公司、征信公司来说,“得数据者得天下”。部分征信和数据公司,直接从黑市上购买数据,甚至雇佣黑客去盗取数据。而在媒体报道后,竟然有公司通过后台希望得到黑客的联系方式,购买数据。此外,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峰表示,个人信息的购买者中,不乏非法贵金属交易、民间借贷公司,用于推销等其他用途,社会风险极大。有媒体报道称,2014年,支付宝用户资料泄漏后,购买数据的,不少是其他电商平台。
尽管“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逻辑不够严密,但是需求对供给的拉动作用不可忽视。可以说,一些大数据公司、征信公司、电商平台对于数据的渴求,刺激了个人信息的盗取行为。而由于个人信息盗取成本较低,地下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正规市场,且容易买到数据,又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上述几类公司选择通过非法途径购买个人信息。有理由相信,没有这些买卖,伤害至少会少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是一种资产”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人认同,很多地方在大数据交易方面做出探索,成立了交易平台。然而,有不完全统计显示,当大数据进行交易的时候,80%是个人信息。这是否合规,数据的权属权怎么定,监管机制如何建设,交易标准如何定,都是尚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当然,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将大数据交易关闭,也是不可取的。一方面,从目前来看,大量数据掌握在京东、阿里这样的巨头手中,这些公司通过自己搭建的消费场景,日积月累掌握了大量有效数据,不流动起来,容易形成垄断。一旦形成垄断,垄断者利用数据攫取暴利,事后监管执法也只能亡羊补牢。此外,这样的巨头一旦被黑客攻击,影响的是成千上万的用户,隐患太大。另一方面,数据流通,有利于充分利用。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舍恩伯格曾举例说,在某种程度上,如果保险行业与医疗研发行业之间的数据库能够实现互联,这可能对于医疗研发领域的工作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针对个人信息泄露日益严重的问题,在打击非法交易的同时,如何规范日益兴起的大数据交易,是摆在行业人士、监管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中工时评:“互联互通”改变中国发展格局 2014-11-21 |
中工时评:二孩育儿假该怎么增加? 2016-03-05 |
中工时评:大病保障别落下职工 2016-03-10 |
中工时评:房地产去库存要慎用金融工具 2016-03-14 |
中工时评:优化消费环境 提振消费者信心 2016-03-15 |
中工时评:“尿歪罚款”,还能再“奇葩”么? 2016-03-25 |
中工时评:界定“高收入群体”不能一刀切 2016-10-27 |
中工时评:根治骚扰电话还需立法 2016-11-07 |
中工时评:P2P网贷行业缘何顽疾难改? 2016-11-28 |
中工时评:当下一个“笑笑”出现时,我们如... 2016-12-0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