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有法律撑腰,为何还向家暴妥协
时言平
//www.workercn.cn2016-03-28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湖北武汉的潘先生经常被儿子打骂,痛苦之下,他竟想通过亲子鉴定来证明儿子是不是亲生的。在得到肯定意见后,潘先生无奈地表示:“既然儿子是亲生的,那被儿子打也认了,只能多让着点儿子。”

  就在中国第一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的当月,一名被家暴伤害的老人作出如此“妥协”姿态,让人五味杂陈。按说,儿子打老子,本就情法不容,何必一再忍耐呢?但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面对家庭暴力不敢轻易说“不”的老年人,恐怕不止潘先生。潘先生之所以忍让,是因为他太爱孙子,总想去儿子家见一见孙子。有人是不想家丑外扬,也可能害怕与子女撕破脸皮后老无所养,甚至可能压根就不知道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而且在现实中,有些老年人一旦听说要对施暴的子女采取强制措施,反而会为对方求起情来。

  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让人们向家暴说“不”有了充足的底气,也是中国法治的重大进步。但有了法律撑腰,是否就能让每一个家庭都免于家暴的恐惧,这仍是一道难解之题。四川富顺县72岁的杨德相夫妇因不堪忍受长子杨永致长期家暴,向法院求助,富顺县人民法院刚受理了杨德相夫妇的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就在当晚,杨永致再次驱赶父母出门,并致母亲受伤。可见,即便是被寄予厚望的人身保护令,由于缺少监督、分工、追责等具体执行细则,也难说是预防家暴的“尚方宝剑”。

  对于老年人而言,很多时候即使想同家暴行为抗争,其最终目的也并非撕裂亲情,而是希望家庭关系、亲情关系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那么,对家暴说“不”,法律只是一个重要方面,还必须重视劝服调解、社会监督、公益组织等“软约束”的作用。只有对家暴“零容忍”的社会资源越多,才能让无力者有力,受害者才不会再沉默。

  (摘编自3月24日《快乐老人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