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善治的价值追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从“五位一体”总布局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出发而提出,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是推动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有力保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从顶层设计探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从宏观上总体规划和全面部署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一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必须高度重视法治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和采用法治方式。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和有力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还是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都需要法律体系来体现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强有力的保证,相应形成的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保驾护航的深远意义。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各方共同价值诉求在制度创新上的“最大公约数”。践行法治理念、加快法治中国建设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良善之治的必由之路。法治对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矛盾纠纷、巩固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既是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践行法治仰赖国家和个人层面价值观和自由平等公正价值观的践行,又为后者提供制度支撑与保障。只有践行法治,通过制度安排,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全面深化改革要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保证改革“蹄疾步稳”,离不开法治。改革步入深水区和关键期,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再采取改革初期“单兵突进”的办法。法治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和军队国防建设之中,通过法的创制(立改废)和实施才能正确而高效地处理市场与政府、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改革的全面统筹与系统推进。
正因如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能有效解决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中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的问题,为接力探索改革提供加速力,为协同推进改革提供凝聚力,为阻碍制约改革的行为提供约束力。一方面,法治天然具有保障实现人权和制约监督权力的功能。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践行法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解放和释放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为改革提供推动力。另一方面,改革目前遇到的最大阻力是既得利益集团形成的利益藩篱。涉险滩、蹚深水区,可以“造大桥”直通彼岸,这座“桥”就是法治。好吃的肉都吃完了,要啃硬骨头,没有“一副好牙口”不行。法治正是这样一副“钢牙利齿”。要靠法治来排除阻力、破除利益藩篱,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切好蛋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
推动法治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已经确立,先后写入党章和宪法,执政党依法执政能力获得大幅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法治的权威与公信力有待进一步确立,立法的民主性与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执法的严格性与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凸显,司法的公正性与公信力有待进一步突出,全民守法的意识和法律文化有待进一步改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具有深远意义,时机条件已经成熟。
一是各个领域的法治实践已渐次展开,需要凝练提升并予以总体规划。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分别将市场经济、依法治国写入全会报告,市场经济成为经济转型目标,而依法治国则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并相继载入宪法。十六大之后,中央先后召开全会围绕执政向民主、科学、依法转型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决定,其中涉及政治领域、社会领域与文化领域的制度建设,意在进一步推动党的执政的法治化、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法治化,领域更为宽广,情况更为复杂,问题更为突出,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在法治的接力探索过程中,片段、截面或者说阶段式的法治改革与法治建设工程都已进入关键时期,目前各个领域的法治改革与发展都需要进一步系统性推动,总体规划并拟定路线图已经提上日程。
二是现代法治理念处在发展之中,法治的观念更为拓宽,法治的内涵更为丰富,法治的运用更为广泛和灵活。历史上,法律由习惯惯例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强制力的国家制度,形成浩繁的规则体系、丰富的思想文化和深邃的法治理念;现代法治则不再限定在罪刑法定、无罪推定、成文规则等有形法治,不再讲求静态的“死法”,而是更多地讲求柔性法治,通过软法、活法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法治正在成为每一个公民的内心信念,内化为一种信仰,成为人们普遍信赖的保障社会有序运行和国家有效治理的规则体系。西方法治经过两三百年形成,中国的法治建设要迎头赶上,必须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即搞好总体规划,制定纲要,规定目标、路径和战略步骤,标定路线图,而不能仰赖法治的自然“生长”。
三
依法治国顶层设计是法治建设规划与部署的总体构想,是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路径与蓝图,既具有目标的明确性又具有具体的可操作性。这是改革步入深水区后对改革发展稳定全盘整体思考的结论。法治改革、法治建设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需要专门的法律技巧,需要纵向地分析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方位,横向地参考国际法治发展趋势并紧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通盘考虑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国情民情、历史文化传统出发积累经验,寻求适合自身的法治发展道路。生硬的法律移植只会“削足适履”“南橘北枳”,抽象的顶层设计只会成为美丽的空中楼阁和炫目的“沙滩上的城堡”,没有顶层设计的“摸着石头”,便会成为瞎摸乱摸,走错道路,迷失方向。制度建设存在路径依赖,必须基于基本国情。唯有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积极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确定法治改革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才能“蹄疾步稳”地实现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治中国梦。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要认真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系统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详细规划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划定路线图、规定任务书。顶层设计的具体内容要把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必要内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路径,探讨党的依法执政、市场经济法治建设、法治和谐社会构建、文化法治建设、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还必须将军队国防建设法治化、反腐倡廉法治化以及加强国际法治建设、推动全球治理完善涵盖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