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并不断完善,当前95%以上的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市场化,市场在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定价中起主导地位。但是,资源要素的市场化进程却远远落后于产品市场,由于金融领域改革的滞后,资本价格即利率受到政府的直接行政管制,因此资本市场的价格扭曲尤为严重。行政管制下的利率不能正确反映我国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及要素禀赋情况,扭曲了要素的相对价格,导致经济出现一系列的结构失衡问题。
利率管制扭曲了要素的相对价格
多年来,我国一直维持较低的存贷款利率,加之通货膨胀率,我国的实际利率水平比较低,甚至实际利率多年为负。行政管制下的低利率严重扭曲了劳动与资本的相对价格,即工资—利率比偏高。这造成了一个悖论,在一个劳动力相对丰富而资本稀缺的经济中,劳动比资本更加昂贵,要素的价格严重脱离资源相对禀赋。扭曲的相对价格导致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低下,造成经济结构恶化。
第一,工资—利率比偏高导致经济创造就业能力下降。长期以来实施的低利率政策降低了资本的实际使用成本,而人工成本却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技术,这也是我国出现“就业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利率管制与金融市场的垄断加剧了民营经济融资难现象。民营企业在贷款市场中往往受到歧视,尤其是在货币政策收紧的时期,它们经常被排除在正规信贷市场之外。民营经济的萎缩恶化了我国的就业形势。数据显示,国有企业大多为资本密集型大企业,每亿元资产带来的平均就业人数约为790人,民营企业每亿元资产能创造约2240个工作岗位。因此,民营经济的融资困境使我国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第三,要素价格的扭曲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现象。低廉的资本成本抬高了资本的回报率,使得收入分配向资本要素倾斜,财富逐渐向资本所有者集中。同时,工资—利率比的扭曲导致劳动需求下降,劳动者收入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第四,低利率导致了我国消费—投资结构失衡和产能过剩。2003年我国消费和投资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3%和42%,而2010年以后,居民消费下降到34%以下,投资比重却升至48%以上,消费与投资比例严重失调。消费不足意味着总需求不足,投资过多长期会造成供大于求、产能过剩。
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助经济结构改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金融市场改革步伐推进利率市场化,这是向“转变增长方式、改善经济结构”迈出的关键一步。利率市场化意味着政府将逐步取消对存贷利率的行政管制,让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由于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如果由市场决定利率,可以预见利率将呈上升趋势,工资—利率比将下降,劳动—资本价格扭曲的现象也将得以矫正。
首先,利率上升带来资本成本上涨,企业将增加劳动需求,这将改善我国的就业情况,劳动者的收入也将得到提升,从而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
其次,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民营银行的兴起将逐步打破垄断,金融行业的竞争性将逐步增强,从根本上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
另外,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过多的投资需求(包括房地产泡沫)将得到有效抑制,同时居民收入的上升以及贫富差距的缩小将有力地提振居民消费,并化解过剩的产能。
为了全面改善我国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率,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首先,应鼓励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的发展,增强金融市场的竞争性。其次,应逐步取消利率的行政管制,允许竞争环境下各类金融机构根据各自面临的资金供求状况,来决定存贷款的利率。最后,央行也应相应地调整货币政策的干预模式,逐步从贷款数量控制模式转向利率调节模式,充分发挥利率在贷款分配中的价格杠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