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新型城镇化将成旅游产业发展“催化剂”
//www.workercn.cn2014-05-23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更多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最大的改革红利。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必将为旅游市场的消费者数量、产品打造、产业发展、消费需求、配套建设等方面带来重大利好,形成新的发展机遇,持续推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产品

  潜在消费群体不断扩充

  据统计,目前城镇常住人口中农民工及其家属超过2亿人,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目标计算,未来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从目前的36%左右提高到45%左右,与土地城镇化率的差距将得到有效的缩小。1亿城镇常住农民身份的转化,意味着他们将得到城镇基本的生活与社会保障,从而使他们与市民平等地享受到就业、医疗、教育等各类公共服务,生活水平及消费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根据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城镇化将使这个群体对“生理”“安全”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对于“社交”“尊重”“认知”的需求将成为他们新的激励因素,消费愿望日趋强烈。旅游消费作为满足“社交”“尊重”“认知”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将获得大量的“具有一定旅游消费能力和消费愿望”的潜在消费者。这个新的消费群体,数量较大,质量较好,必将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新的重要消费人群,从而有效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与繁荣。

  城市群崛起使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空间扩大

  从旅游消费的角度来看,按照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度假游逐渐旺盛;超过5000美元,个性化、体验化旅游需求明显增加。我国人均GDP在2011年已突破5000美元,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度假游、体验游等深度旅游为主的阶段。在新型城镇化中,城市群的建设将成为重点,将有效整合区域城市资源,使之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放大城市的资源、资金、人群等的聚集和辐射效应。随着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消费将逐步升级,其在“吃、穿、用”等方面的基本消费比例将逐渐下降,从而激活在休闲、文化、旅游等产品的消费能力。对于城市聚集区,经济相对发达,居民收入以及消费水平较高,生活节奏较快,旅游多选择在周末和法定假日,旅游周期“2日游”为主。消费者对旅游的环境、品质、服务水平、住宿条件、餐饮质量较为关注,更趋于选择体验式的休闲度假产品。从而,为个性化、体验化的度假、休闲旅游创造了快速发展的空间。

  旅游产业

  支撑城镇化成为可能

  城市的发展基于人口的聚集,而人口的聚集依赖于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过去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包括产业打造滞后于城市发展、耕地不断减少、生态、交通、环境不断恶化等“过度城市化”引发的“城市病”问题,“空城”、“鬼城”、“睡城”频频出现。为此,城镇化发展必须有产业作为支撑,脱离产业支持的城镇化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旅游产业因其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对于综合破解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诸多经济难题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旅游开发与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将实现充分互动,并形成产业的上有机融合,从而形成“以旅游带来的基础设施打造和消费聚集有效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使“以旅游产业为支撑的城镇化”成为了可能。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从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础要素的角度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将有利于提升区域道路、环境、住宿、商业等设施水平,从而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建立良好的发展平台,推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如:“高铁”的建设与普及,使区域的交通通达性得到提高,一方面能够扩大本区域居民的出行范围和选择,更重要的是能够扩大本区域旅游产业的辐射半径,为更大范围内居民旅游需求的释放建立了通道。

  综上,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旅游产业将带来由点至面的积极催化效应。旅游相关企业应切实把握住新型城镇化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难得发展机遇,加快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