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体恤民情,与民同乐,是我国年节文化的优良传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更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开创者。毛泽东曾深刻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这个“一刻”就包括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把属于家人团聚的过年时间也交给了群众,把与群众一起过年作为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好时机,并且带头节俭过年、廉洁过年,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当年在延安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领导人年年都与群众一起过年,给群众拜年,与军民载歌载舞共度新春,给陕北人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有一年春节,毛泽东来到枣园乡政府,乡长和乡里几位年长者急忙出门迎接,毛泽东和大家一一握手,说:“我给各位乡亲父老拜年啦!”乡长忙说:“论理,我们应该给主席拜年才对!”毛泽东说:“没有这样的理吧,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哪有儿子不向父母长辈拜年的道理?”他坐下后接着说:“今天第一件事是给大家拜年,第二件事是征求大家对当前工作的意见和看法。”乡亲们听后,净拣好话说。毛泽东摆了摆手:“今天不说这些好听的,要说点刺耳的。”在毛泽东的启发下,在场的干部群众给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及建议,毛泽东边听边与他们沟通交流,气氛极为融洽。通过这样的过年方式,毛泽东既密切联系了群众,又听到了原汁原味的民声,从群众意见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
毛泽东过年也请客,那同样是他联系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一种方式。1944年春节,毛泽东在枣园礼堂请群众吃饭,还亲自给大家斟酒夹菜,不住地劝大家:“我们都是邻居,不要客气嘞!”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春节请客较大规模的一次是1957年大年初一。那天他请了40多位党外人士齐聚中南海,先开座谈会,桌上清茶一杯,没有点心;吃饭每人一碗肉末挂面,没有酒水。这顿简单的年饭使党外人士既吃惊又敬佩,让大家充分领略到共产党人开创的一代新风。
这些往事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今天回想起来仍然那么亲切感人。因为往事中有领袖的爱民情怀和人格魅力,有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无一不体现出共产党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联系人民群众的科学方法、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深厚情怀,无一不反映着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承载着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透过这些往事,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领略到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从而强化认同感和责任感,更加坚定地信奉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优良传统的价值在于启迪现实,激励我们砥砺前行。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与群众一起过春节、给群众拜年、带头弘扬节俭、廉洁过年的良好风气,也是一面明镜,经常用来照一照我们的言行,无疑具有震撼和纯洁心灵的力量。包括春节在内的每一刻,各级领导干部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公仆身份,不能脱离群众,不能丢掉勤俭、廉洁的传家宝,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良好口碑。
■ 乐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