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933年春节,红军第一军团战士剧社在黎川三都镇上演《庐山之雪》,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据可查的“红色戏剧”,其演员有聂荣臻、林彪、罗荣桓等,导演罗瑞卿。
在罗荣桓的军队政工生涯中,曾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文艺经历。作为我军一代政工巨匠,罗荣桓在部队文化工作方面有卓越贡献。他把“文明戏”(文明戏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为中国早期话剧,演出时无正式剧本,可即兴发挥)观念引入红四军,直接指导剧本创作,亲自登台演出,推动了以活报剧、话剧为主要题材的红四军和红一军团文明戏运动的迅速发展,成为红色戏剧运动的先驱。
我军自成立之日起就有了文艺工作,古田会议以后的红军文艺活动,成为部队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红军文艺宣传工作者运用红色歌谣、话剧、活报剧、舞蹈、漫画等多种形式,向苏区广大军民进行宣传鼓动工作。中央苏区的红色戏剧运动是先从红四军开始的,这和时任红四军政委的罗荣桓有着密切的关系。1930年6月,红一军团成立,朱德任军团长,毛泽东任军团政治委员,罗荣桓代理红四军政委(1930年8月正式任红四军政委,1932年3月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
罗荣桓和戏剧有着不解之缘。1924年7月,罗荣桓考入青岛大学。在校期间,他在学生会分管讲演、演剧组,参加了学校话剧团。1925年“五卅”运动后,罗荣桓组织演出了《茶花女》。1926年6月,罗荣桓离开青岛,辗转到达广州,后被派到鄂南领导农民运动,组织秋收暴动。1927年,罗荣桓率领起义的农民武装历经艰辛,到达了革命根据地井冈山。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攻占遂川,时任红四军九连党代表的罗荣桓将连队分成小组,打着写有“宣传队”字样的红布旗帜来到草林圩进行宣传。罗荣桓以红四军军直机关的文艺爱好者为主,又选调了连队的一些宣传员,组成红四军宣传队。肖华、梁必业、童小鹏等当时都是主要演员。1928年4月,红四军宣传队正式纳入红军编制。
针对当时苏区流行湖南花鼓戏,题材偏重于男女爱情的情况,罗荣桓引导宣传队要围绕红军的政治任务开展编演文明戏。他语重心长地说:“同志们,演戏不能只图大家哈哈大笑呀!我们红军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文化娱乐工作也要围绕红军的政治任务开展。我们不是有句口号叫做打倒封建主义吗?响鼓不用重锤敲,你们都是有才能的,能不能编演文明戏呢?”红四军俱乐部主任潘振武以土豪劣绅杨子君抓他父亲坐监牢、勒索光洋一百块为题材,写出土豪劣绅欺压农民的剧本。经过大家讨论修改定稿后,立即物色演员。16岁的肖华扮演农民的妻子,秘书处秘书童小鹏扮演豪绅家的丫环,罗荣桓的通讯员梁必业扮演受害农民,体态较胖的潘振武扮演豪绅。
1928年黄洋界保卫战胜利以后,宣传队排演了《毛泽东空山计》,描写了敌人进剿和我方机动歼敌的情景,受到战士们的热烈欢迎。在1930年11月开始的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中,红四军宣传队按照罗荣桓的指示,排演了《活捉敌师长》、《空室清野》等活报剧,生动地宣传了红军反“围剿”的战略战术。12月,宣传队在反“围剿”动员大会上演出了这两出活报剧,盛况空前。1931年10月,第三次反“围剿”结束后不久,红四军挺进石城。罗荣桓指示宣传队编排一出反映打土豪分田地的戏。肖华扮演长工的妻子,童小鹏演丫环,刘鹏演地主,潘振武演长工。彩排时,宣传队请罗荣桓审查。罗荣桓建议大家在剧情中加入红军发动群众打土豪为百姓谋福利的内容,“这样,老百姓就不会再跑了。只有群众发动起来了,建立工农政权,我们在这个地区才能真正扎下根来。”罗荣桓的话让大家顿开茅塞,提高了理论水平。
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没有专门的编剧,台词都是演员现编的。没有女演员,身材瘦小的肖华、童小鹏等人男扮女装。演出时,顺山坡架起几根竹竿,用几块门板拼起来挂上幕布,就是一个简易舞台。向老乡借来捉泥鳅用的铁罩子,把松明放进去点起火,就是“灯光”。扮演红军、农民和土豪所用的服装都是现成的。演军阀、帝国主义者时,要自制眼镜,就用细竹篾子绑一副眼镜架,染黑后糊上一层玻璃纸。糊一顶高帽子,在帽子上画上不同的标志。演员戴上高帽子和眼镜,手里再拿一根文明棍,就成为“军阀”或“帝国主义者”了。这种尚显得粗糙、稚嫩的话剧还谈不上多高的艺术性,可在当时却深受部队和群众的欢迎。
1932年12月30日,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等编演了四幕话剧《庐山之雪》,反映的是红军打进了南昌,即将杀上庐山去,活捉蒋介石的故事。红一军团保卫局长罗瑞卿担任总导演并扮演反面主角蒋介石,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扮演红军司令员,军团政委聂荣臻扮演红军政委,军团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扮演红军政治部主任,宋美龄由童小鹏扮演。该罗荣桓出场时,他正患疟疾,坐在后台火盆边烤火。林彪在台上等不到罗荣桓,便下命令:“通信员,去把罗主任请来!”罗荣桓就这样被推上了舞台。兵演兵、将演将,红军将领登台演出,引起了红军官兵的极大兴趣。四幕话剧《庐山之雪》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红色戏剧,在红色戏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933年春,罗荣桓委托罗瑞卿在红一军团保卫局内开办文化娱乐训练班,培训部队文艺骨干。1933年4月,以红四军宣传队为基础,吸收文化娱乐训练班学员,正式创建了红一军团战士剧社,成为当时红军中最早的业余文艺团体。1933年4月中旬,罗荣桓调离红一军团,担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
“文明新戏”运动得到了苏区党政军民的热烈支持,方志敏、彭湃、聂荣臻、罗荣桓、林彪、罗瑞卿、邓发、萧劲光、何长工、肖华等人都曾参加过红色戏剧的演出活动,这在中外戏剧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艰苦卓绝的红军时期,罗荣桓等倡导的红军文明戏从无到有,发展到朝气蓬勃的红色戏剧,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作者为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