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学生是高校存在及发展下去的基础和主要推动力,忽略了学生对于高校的意义,也就等同于失去了一块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的阵地。
走进新的环境,以前所未有的学习方法接触全新的教学内容,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不啻于人生的一大挑战。特别是当今的九零后一代,成长于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他们以多样的形式无时无刻不在吸收着各种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文化,虽然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更多知识、了解到社会的多姿多彩,但同时也容易造成他们分不清善恶美丑的价值观的混乱。因此,在教书的同时,还要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下功夫。
“教书”与“育人”是高校办学的最基础也是最终的目的,二者缺一不可。只传授知识而不注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最后我们输送给社会的有可能会是一些虽具有优秀的专业知识但却在某些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缺陷的人,这些缺陷的存在将严重影响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发挥,有些甚至可能会演变成为致命缺陷,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安全隐患。同样,只注重品性的培养却忽略知识的传授,那么我们最终看到的也只能是一些虽然思想健康但却无法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的庸人。因此,两手都要抓,并且两手都要硬。那么,如何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既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
一是学生观察汇报。作为教师,由于与学生接触时间短,无法做到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然于胸,而学生之间朝夕相处,对于班级其他同学的情况了解得一定比老师多,因此,可以按照班级人数的多少指定若干学生为观察员,对于学生的整体心理状态以及不时出现的情况及时向辅导员老师汇报,以方便辅导员掌握。
二是辅导员全面负责。将学生按年级或班级分配给相应的辅导员,由该辅导员负责此范围内学生总体的监督指导,同时承担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通过了解情况确定一部分重点指导对象(如家庭贫困的、身体患病的、心理不稳定情绪波动大的以及遭遇突然变故的等),经常性地对这样的学生进行专门的一对一的辅导。
三是专任教师辅助管理。一直以来,高校里的专任教师大多都只承担教学任务,几乎不涉及学生管理工作。但其实正因为专任教师可以经常在课上或课下与学生有相应的沟通,因此很可能比辅导员对学生了解的更深入一些,这样非常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同时,大部分专任教师都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经验,可以从诸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更为详细的指导,相对来说学生也更愿意与给自己传授专业知识的老师交流,这就为沟通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如果专任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学习或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学生,那么对于学生心理状况的把握将起到不可预见的重要作用。
四是信息共享。无论是辅导员负责还是专任教师辅助管理抑或是学生干部观察汇报,如果不能够做到信息共享,那么也就失去了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而信息达到互通后,便可以将学生的情况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为链,当链条上的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都会反映在其日常行为举止上,而通过对其日常行为举止的分析,也能够及时抓住问题点,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