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教育同质化、行政化和学风淡薄化等问题凸显。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学水平,这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攻坚任务,必要解放思想,从大学精神建设、大学运行体系和大学科研机制等方面入手,走内涵式深化改革创新之路。
明确大学精神,确定基本办学理念和办学使命。明确界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在遵循学生成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系统推进,务实高效。与此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深挖大学优良传统,凝聚大学办学共识,形成大学办学理念和目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注重创新、奉献和报效国家的精神,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构建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大学精神,注重学生的内在修养的提升,维护学术诚信,避免学术短视化倾向的出现,极大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将大学精神融入到大学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切实提升学生的精神内涵。
完善大学运行体系。大学运行体系应与大学精神建设相匹配,将大学精神与学科基础、实践能力相互融合,推动交叉培养和联合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强化师生互动交流。打造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突出教学业绩考核,改革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教师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三者相互支撑、整体提升质量的格局。优化大学运行制度体系,形成党委、校长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教师、学生全员共同参与的大学运行体系,不断创新运行机制,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权,积极推进高校依法运营与管理,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高校教育国际化步伐。
创新大学科研机制。加大改革高校学术评价体系,弱化学术功利化倾向,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学术评价指标体系,营销平等、和谐、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能够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学术建设,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与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广大教师愿意投身科研,摈弃科研论资排辈现象的出现,树立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引导教师能够静心从事科研工作,坚持学术规范,潜心学术研究;完善学术管理机制,科研项目申报、运行、结项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创新,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敢于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制度的束缚,将大学精神建设、大学运行体系和大学科研机制三者相互融合,把大学精神建设嵌入到大学运行体系和大学科研机制中,从思想上推动大学内涵建设,逐步形成高校办学特色,提升高校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