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于光远书法:“需要压力,不怕压力,战胜压力”。
于光远同志是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也是一位重践行、接地气的学者,他对我国逻辑学的发展十分关注,特别重视倡导广大干部和群众要学习逻辑。他认为,人们只有学好逻辑,提高思维水平,才能思想严密,语言准确和办事科学。
●针对“文革”时期逻辑学受到严重摧残的状况,主持两次逻辑讨论会
“文革”十年中,社会上不讲理、不讲逻辑的现象盛行,毒害了许许多多的人,逻辑学也受到极大地摧残。1978年和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哲学研究》编辑部接连召开两次全国逻辑讨论会。1978年5月会议期间,胡乔木院长做出指示:这样的逻辑讨论会以后每年要召开一次;要积极筹备成立中国逻辑学会;要筹备出版《逻辑研究》期刊;要增加逻辑学研究生数量,积极培养逻辑人才。于光远副院长出席了两次逻辑讨论会,均发表激情演讲。
在第一次全国逻辑讨论会开幕式上,光远同志说:“我们国家逻辑学的讨论,过去还是热闹过一阵子,这是和毛主席的关怀分不开的。后来这种讨论中断了,而且中断了很长一个时期。今天要重新开始,这是应当祝贺的!”他主张:要“广泛组织各种研究会,探讨共同关心的逻辑问题”;并指出,“应该用很大力量来普及逻辑知识,学习逻辑学可以训练说话、做文章、办事讲道理。”他建议“在中学、甚至小学里都要讲点逻辑”。他的讲话对广大逻辑工作者鼓舞很大。
在1979年第二次全国逻辑讨论会上,光远同志还与学者开展了对话。当时的会场气氛十分活跃。他的讲话,内容很丰富,包括逻辑学研究和普及,也包括逻辑教育问题。他提出应把逻辑研究工作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创造性的研究,讲出前人没有讲过的新论点、新论据或新材料;第二类是研究怎样普及逻辑,写出一本好的教材,其教育作用是很大的;第三类是规范化的研究,如辞典、百科全书。总之,他希望逻辑界要拿出一些成果来,要学习国外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的思维方法;要改造我们的学校,“从学生培养起,使他们会思考。”
●支持成立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向全社会普及逻辑和语言知识
1982年初,中国逻辑与语言研究会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决定成立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向全社会普及逻辑和语言知识。光远同志发表了长篇讲话。他首先阐述了创办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的意义。他说,“办逻辑语言函授大学不光是为了写文章,更主要的是为把社会主义事业办好。办事情要有科学的态度,这种科学态度是以合逻辑的思维为基础的。”他举例说明,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概念混乱、判断不当、推理不合思维规律的现象。因此要兴办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在一个广阔的范围里,向广大干部和青年一代普及逻辑和语言知识,实施逻辑严密、语言准确和办事科学的教育,“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担任“金岳霖学术基金会”顾问,推动逻辑学的提高和普及
1987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成立金岳霖学术基金会,光远同志担任顾问。他早在青年时期就和金岳霖先生相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央宣传部理论和科学处工作时也和金岳霖先生有所接触。195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成立后,金岳霖先生为哲学所副所长,光远同志是哲学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自然辩证法组组长。说来也巧,他们的寓所也很近,从光远同志家的南窗可以看到金岳霖先生住的那栋宿舍楼。光远同志有时也到金岳霖先生家里聊天。他对金岳霖先生非常尊重,对金岳霖学术基金会的工作也十分支持。比如基金会定期奖励优秀科研成果,光远同志则以题词方式表示祝贺。1990年10月,基金会为逻辑学科中青年优秀科研成果颁发金岳霖学术奖,光远同志题词说:“研究逻辑是为了人们有更完善的逻辑工具可以使用,而为了发挥逻辑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就不得不揭示和摒弃那些讲话写文章乃至做事根本不讲逻辑的作法。”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