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吕宁思,1955年生于沈阳,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阿列克谢耶维奇著作的中文译者,凤凰卫视资讯台执行总编辑。当过海军、陆军,先后在上海复旦、华东师范大学和澳洲悉尼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修历史、俄罗斯文学和亚洲研究。
印 象
媒体人特有的
敏感带他进入文学世界
就在听到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予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这样一则微博:我一直在等待这个时刻——恭喜阿列克谢耶维奇!其中还有两本该作者已被翻译出版的中文图书封面图,一本较旧的书名是《战争中没有女性》,另一本新的叫《我是女兵,也是女人》,这两本间隔三十年先后出版的书,译者都是一个人——吕宁思!
对吕宁思这个名字,我有很深的记忆。那是十年前,他自己写的《凤凰卫视新闻总监手记》一书出版,我就在北京对他进行过一次面对面的采访。那时,他是凤凰卫视的新闻总监,是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幕后策划,也是《时事辩论会》节目的台前主持,甚至还是一线记者,有需要会随时冲到新闻报道前沿。记得他人很精干,也很帅气,还非常健谈,当时跟他聊的最多的话题是新闻、新闻报道与新闻人的责任、素质和担当,记忆最深的是听他讲自己亲赴俄罗斯报道别斯兰人质事件。之后,虽然我在《天津日报》刊发了这篇采访文章,标题是:“吕宁思: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但我却不知道他还“藏”了一把翻译的“利器”,竟在间隔三十年、原文作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又“抛”了出来,给人一个大惊喜!
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预见性?他对这位作家有什么样的理解,对她的作品又有什么样的解读?这些都是我想了解、想知道的问题。“再采访他一次!”这个念头跳出来的时候,我就给吕宁思先生发了邮件。
就在等待吕先生回复的时候,关于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相关新闻报道也开始多了起来,有媒体采访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编辑部主任、俄罗斯文学专家张冰时,她就说:这位女作家把纪实文学提升到了一个极致的高度,但翻译起来却并非易事,“她的作品文字极富魅力,同时有着很强的”断片‘性质,这就要求译者理解原作者的创作语境,也要具有广博的知识。“
她的话让我想起吕宁思曾经的人生经历,记得那时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告诉我,“很小的时候人家问我:长大了想干什么?我就说要当记者。可上小学时正赶上”红色风暴‘,不到17岁就当了兵,学起了俄语。恢复高考时本来想进英语系,却被复旦大学历史系录取了,接下来又读了俄罗斯文学研究生。直到1983年,上海召开第五届全国运动会,我才从解放军文艺社被借调到《解放军报》当了一段临时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我又去了澳大利亚,还风风光光地当上了那里第一份中国留学生办的报纸的总编,也和朋友一起,边主持广播节目,边玩玩电视。1996年香港回归前,我又到香港做电视,而凤凰卫视资讯台的开播,才让我找到了最理想的当一名记者的平台。“
所以我猜想,他会早在三十年前就选择翻译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就是对记者这份职业的尊敬和热爱吧。
几个小时后,我收到了吕先生的回复,先是说正在出差中,又签约了阿列克谢耶维奇另一部书的翻译工作,很忙,没有安排接受采访的时间。然后又说,如果有问题可以用邮件的方式发过去,他会尽量抽时间捡重点答复。于是,时空都不再是个问题。间隔十年,我们这张报纸又有了对吕宁思先生关于文学、关于翻译、关于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及其作品的采访。
资中筠:我不是“翻译家” | 2011-10-11 |
总理夫人程虹:不愿脱离教学一线 5年照料... | 2011-10-11 |
田桐:从中华小姐到女主播(图) | 2011-10-11 |
译者解读错失诺奖的4位作家 | 2011-10-11 |
何帆:一个法官的译者之路 | 2011-10-11 |
村上春树:市场的骄子,文学界弃儿(图) | 2011-10-11 |
翻译家车洪才获“2014中华文化人物”提... | 2011-10-11 |
刘慈欣《三体》获国际舆论盛赞 作品被评“... | 2011-10-11 |
草婴是怎么走上翻译之路的?(图) | 2011-10-11 |
梁文道:人困在自己圈子看世界 将来社会会... | 2011-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