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吕宁思 我是媒体人 也是译者(图)
//www.workercn.cn2015-11-05来源: 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新闻行业的一名“老兵”

  记者和军人要有同样的献身精神

  记者:在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您最初是想做记者,还是想做军人?

  吕宁思: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想当记者,可是偏偏17岁就当了兵,又学了俄语。到恢复高考时,本来是想考英语系,却被复旦大学历史系录取,接下来又读了俄罗斯文学研究生。1996年我到香港做电视,后来凤凰卫视资讯台开播,才让我找到了理想的平台。刚到凤凰卫视的时候,我们成立了一个采编部,我的职位是采编部副总监,兼一个“新闻今日谈”的主持,我和阮次山先生搭档。

  我的从军经历不过是一段当“和平兵”的历程,可是自当兵那天起,的确是准备打仗的,几十年下来,有一个基本的人生概念:时刻准备着。吃传媒饭的二十多年里,我始终以军人和记者的双重身份要求自己,也常常这样告诫年轻的同事。我们要逼着记者冲上去,因为那是千钧一发,或者是百年不遇,冲不上去就完全没有机会了,可能就永远留下遗憾。

  记者:您是媒体人,同时也是军人出身,一文一武,当初这两个身份转换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吗?

  吕宁思:我是记者,也是当过兵的记者。在我看来,记者和军人之间本身就有着天然的相通性和联系——不论是战争、灾难,还是其他热点地区,总是记者和战士勇往直前,前赴后继;他们一样都要进入陌生地区、艰苦地区和局势不明的地区,需要立即进入状态、取得成果;他们也都常常会打败仗,但必须屡败屡战,孤军作战;他们总是在突发事件出现之后,打起背包立即出发,没有时间准备,随时到位。记者和军人要有同样的献身精神。

  记者:您也可以说是新闻界的一位“老兵”了,在您看来“老兵”有哪些特质?

  吕宁思:我老板刘长乐向别人介绍我时,一般只说五个字:“宁思,我军的!”我觉得,这不仅是说我是军人出身,当过兵,而且我在凤凰卫视的职业状态,也是这两个字:老兵。我特别喜欢“老兵”这词,在人类文明世界的所有语言中,从拉丁文、斯堪的那维亚文到斯拉夫文,“老兵”这个词的含义和书写,甚至发音都是完全相同的,它的意思是老兵、老手、老练者、老辣深谋,善于理解上司意图,精于独立作战而又服从指挥,忠于职守。

  记者:您说过,有多少人想当记者,就有多少种当记者的方式。那么现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兴起,在这样的背景下,您认为记者如何才能体现出专业性?

  吕宁思:职业记者最重要的还是对新闻的“发烧”热情——你要做新闻,首先要看新闻,追踪新闻,应该是“新闻发烧友”,对八卦传言、小道消息一律热情洋溢紧追不舍,要有好奇心,打破砂锅问到底。拿我个人来讲,我在2000年加入凤凰卫视,后来我几乎做遍了凤凰卫视所有时事节目的主持人或评论员。2005年,我主持的《总编辑时间》开播,梳理、剖析每天的要闻重点,让观众能迅速把握住这一天的关键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从内容准备到主持节目,都是我一个人。我们的节目是由传统媒体制作的、智能型的新闻评论类节目,但是,我们在新媒体领域也同样赢得了共鸣。无论是网络关注度、微博提及量,还是网上的视频点击量,《总编辑时间》均名列我们信息台节目榜前茅,我想这也体现了一种专业精神。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