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的系统阐释
季正聚//www.workercn.cn2014-02-03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备受关注。尽管此方面研究成果不断呈现,但始终有一个重要而关键的问题不能得到有充分说服力的阐释与解答,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商志晓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系统回答了这一问题,从理论层面对有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系列问题作了系统详尽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这是我们思考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不能不面对且无法绕过的前提性问题,说到底,就是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大众化、有没有大众化的可能性的问题。该书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这个问题,逐一解答,层层推进,构建起了一个内容丰厚、观点鲜明、逻辑严谨的完整体系。其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特征和大众化品质予以充分论证,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大众立场、持有大众情怀、推崇大众力量、重视大众实践、维护大众利益、关怀大众未来。其二,围绕“人民群众是否需要马克思主义”,分别从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发展,理想指引、精神世界支撑,关系调适、生活行为指导三个层面进行细致分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问题。其三,明确指出要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原创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又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理性化了的观念认识,又紧扣人民群众的关切关心,直指现实存在的成就与矛盾。其四,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是用科学理论武装人,不只回答“怎么看”,关键指出“怎么办”,进而凝聚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方式,则是将科学理论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丰富手段,创新形式。

  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的科学回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思想渊源、历史进程、根本任务、主要内容、基本原则、方式方法、实践途径、实现机制等,展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时代特征和应用特性,由此在人民大众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特别是在人民大众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间,架设起了一条宽阔顺畅的思维桥梁。(作者系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