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学者

林文庆:创校与寻根

邬大光
2019-07-08 08:48:50  来源:光明日报

厦门大学校园内的林文庆雕像。

  学人小传

  林文庆(1869-1957),字梦琴,福建人,厦门大学创校校长,1892年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医学内科学士和外科硕士学位,曾为英国爱丁堡皇家医学会会员、日本京都医学会会员、比利时根脱医学会通讯会员、英国医学会马来亚分会会员;同时又是一位成功的金融家和企业家,被陈嘉庚誉为“南洋橡胶之父”,曾获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

  我国近代大学史上,曾经有过一位兼具文化立场和实践情怀的校长,虽然他的思想和实践鲜为人知,但这并不能埋没他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贡献。他就是厦门大学创校校长林文庆。

  兴 学

  第一次感受到林文庆的影响力是在2006年8月访问英国爱丁堡大学时。时任爱丁堡大学校长的蒂姆斯·奥谢博士在欢迎致辞中说:“85年前,在遥远的东方,我们的校友林文庆博士荣任厦门大学校长,今天贵校代表团来爱丁堡大学访问,以续前缘。”

  从时间上说,厦门大学的首任校长是邓萃英,但由于邓萃英当时在北平任职,无法做到全职在厦大工作,一个多月后提出辞职。所以,林文庆是厦门大学实际意义上的创校校长,从1921年7月至1937年7月,16年间,他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和厦门大学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陈嘉庚选择林文庆出任校长,可谓慧眼识珠。他说——

  “厦大甫经成立,乃竟以鄙人数电之恳请,毅然捐弃其偌大之事业,嘱托于人,牺牲其主席之酬金,让而不顾,舍身回国,从事清苦,力任艰巨。一则为厦大关系祖国教育精神,人才消长,一则希冀华侨资本家,将来感悟,归办事业。其爱国真诚,兴学热念,尤为数百万华侨之杰出。”

  如果林文庆不选择执掌厦大,他本可以有更多的人生选项。当时,林文庆的事业正值鼎盛,在华人社会享有极高的社会声望。厦大教师曾郭棠说:“林校长在新加坡的时候,同时接到国内两封电报,促其回国,一为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来电,招其回国襄赞外交;一为陈校董在厦来电,请其回厦担任校长。当时林校长打了一封电报给孙中山先生,请其代为决定,后来得到孙中山先生的复电,赞成他到厦门大学来做校长。”

  林文庆知道,等待自己去开拓的将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险途。1924年,时任暨南学校校长的赵正平对林文庆的选择做出如下评价——

  “林博士在南洋,声誉专业,皆历不小,乃竟能抛弃其向来之根据,回国任厦大校长,不能不令人钦佩。年来教育之难办,人已尽知,此所以提倡新文化之蔡孑民先生,逍遥于欧洲,倡导海外大学之吴稚晖先生,遁迹于海上。林博士本非教育界中人,有医学之根底,得海外之敬重,竟肯挺身回国,从事于此清苦事业,其牺牲之精神,于此可见。”

  1957年1月1日,林文庆在新加坡逝世,享年88岁。他临终遗嘱,将五分之三的遗产和鼓浪屿别墅捐给厦大。21世纪初,厦大在校园内修建了文庆亭和雕像,勉励所有厦大人牢记林校长的功勋。《亭序》写道,“倾其睿智才学,运筹操劳”,促使“学校事业蒸蒸日上,硕彦咸集,鸿才叠起,声名远播海内外,与公办名校并驾前驱”。

  2012年12月,厦大在鼓浪屿举办了“纪念林文庆校长国际研讨会”。会议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元瑾副教授,在其论文《梦琴岛上忆梦琴:林文庆重返厦门鼓浪屿故居》中这样描述——

  “林文庆白天搭船往返于鼓浪屿别墅与鹭岛厦门大学之间,夜里埋首在藏书5万卷的书房里,或用中文书写札记和读后感,或用英文翻译《离骚》,同时又为厦大前程运筹帷幄。他每周在家中轮流以茶水招待每一系的学生,还给他们上课,教英文、讲生物……”

  李元瑾说,“没有林文庆就没有陈嘉庚,没有陈嘉庚,就没有李光前和陈六使,也就没有厦门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林文庆既是陈嘉庚的引路人,又是陈嘉庚的追随者。”

  在林文庆的骨子里,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视中国文化为“固有文化”,其“固有文化观”的深刻意义远远超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故李元瑾还说:“他是回来寻根的。”

1 2 3 共3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在技术进步中更好保护劳动者权利

    相对于传统劳动关系,网络平台用工形式出现不少新特点。传统劳动关系的认定主要基于从属性判断,即判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人格从属、经济从属和组织从属关系。但是在网络平台上,劳动者与平台之间的从属关系变得虚化,因而难以用传统从属性标准对其作出明确判断。

  • 赞! 招聘不得询问妇女婚育

    问题是,妇女求职遭受就业性别歧视了,起诉有什么作用呢?妇女求职者胜诉了,是获得了赔偿,还是岗位?而从以往的实例来看,多头是赔偿。也就是说,妇女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如何让妇女满意?何况,起诉只是事后之策,不能防患于未然。所以,要治理就业性别歧视,不能只鼓励妇女去起诉,还必须保障妇女能够找到工作岗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破解用人单位为什么要歧视妇女?为什么不想招聘妇女?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

  • 再谈产业(行业)工会创新发展

    多年实践证明,产业工会强,则工会整体强;产业工会弱,则工会整体弱。在当下正在进行的工会改革中,要把产业(行业)工会建设与创新发展作为一项“补短板”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获得高温津贴是权利不是福利

    虽说现在大多数城市建立了纳凉工程,但是户外劳动者并没有闲暇享受这些清凉政策。面对滚滚的热浪和劳动者的防暑降温需要,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用人单位的利润血管里自动流淌道德血液。出台高温规定,提高高温津贴标准,也未必就能帮助劳动者兑现高温津贴,落实高温停工权利。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