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社会

规范养老机构管理 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2020-04-21 09:44:08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上门养老”可以将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有机结合,提供专业化服务

  主持人:《征求意见稿》鼓励养老机构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4月1日,北京提出扩大集中式居家养老机构试点。4月15日,杭州发布《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上门养老”“居家养老”是否是未来趋势?

  雷雨若:居家养老是目前我国80%以上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传统的生活习惯、老人偏好、经济能力、家庭条件等都是影响我国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重要原因。而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现实也决定了居家养老是我国有效应对养老难题的主要途径和未来趋势。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探索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委托管理机构,或对居家老人提供养老服务补贴等方式努力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但一直以来居家养老服务与老年人的迫切需求差距较远,特别是对于那些高龄、空巢、失能、失智老年人来说,“医护”需求和专业照护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建议养老机构就近输出养老服务,辐射范围最好不要超过15分车距的居家老人。

  匡贤明:不同养老方式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一方面,养老院专业性强,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较高; 另一方面,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可以让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两者可以有机结合。比如,通过机构上门的形式为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提供专项专业化的服务。从国际经验看,这也是挪威等国的重要做法。由此,养老机构“上门养老”、“居家养老”,将会成为一个大趋势,由此明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和改善养老服务质量。

  肖俊:养老模式需要因地制宜,从机构、社区、居家三种养老模式比较来看,各有优劣势。居家养老的优点是有亲情陪伴,有自己熟悉的社交网络,有社区养老服务的依托。但是其弊端也比较明显,即居家养老时亲情照顾缺乏专业性、缺乏必要的专业医师及医护设备。而且居家养老的前提假设是有亲人照顾、家庭关系和睦、家庭能够负担养老支出,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是理想的居家养老场所。相对于居家养老,养老院等机构养老在老年人护理上就更为专业。养老服务之所以需要由政府承担,理由在于养老不再是一种家庭私人生活事务,在现代国家,养老已经成为政府的公共责任。笔者认为,除了居家养老之外,应大力发展机构养老。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问题探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助推劳动力社会性流动

    劳动力的社会性流动是不断提升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促进人才、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工作高度重视。2019年底印发的《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劳动力、人才合理有序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要求。

  • 【热点思考】落实稳岗返还政策 促进就业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严峻考验。稳岗返还作为失业保险制度防失业功能的重要政策抓手,在疫情防控期间成为稳定就业的重要措施选择。落实稳岗返还政策,要坚持就业优先,在地区层面综合决策;适当授权,允许地方政府制定具有属地性质的专项落实行动;加强制度建设,保持政策可持续性。

  • 【前沿观察】让社保降费更好服务就业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就业的全力配合, 而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风险防范机制,理应为就业保驾护航。多年来,我国政府充分重视社会保险和就业的关系,在社会保险与就业的协调性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 【工作研究】工会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思考

    工会作为部分公共职能的承担者,要在深入调查职工状况和生活需求基础上,科学论证、精准施策,引导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参与深化改革,力所能及为广大职工提供公共服务和改革产品,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凝聚起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