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平潭综合实验区劳动竞赛
一线职工和班组长进行网络教育培训
2014年,在前行的路上,福建工会把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与落脚点,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创新服务载体,构建服务格局,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会服务“升级版”。
服务全局有新作为。工会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才能实现职能的最大化,发挥组织的最大值。一年来,福建工会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劳动竞赛,引导职工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功立业;持续举办第九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第五届海峡两岸职工论坛、首届省劳模台湾大型参访、海峡两岸摄影展等活动,架起了两岸劳工界技能相促、情感相连、文化相融的桥梁;积极帮扶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让苏区、老区和贫因地区的职工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服务基层有新成效。福建工会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最紧迫的实践课题和最突出的战略任务,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无论是政策导向、资源配置,还是机制、人才建设,始终把基层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基层问题作为第一动力,把基层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完善服务职工前台,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加强镇街工会建设,加大基层工会经费拨补,强化职工素质培训、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等。一系列求实务实的工作举措,让福建工会走进基层、服务基层的步伐更加坚实。
服务职工有新举措。针对特困职工、一线职工、农民工等不同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把目标放在“绝大多数”上,把标准定在“普惠”上,把重心移向“薄弱点”,扩大了职工的受益面。从建立职工服务站,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到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品牌活动;从关爱农民工特别行动,到深化职工医疗互助活动;从探索和创新信息化全面网络化维权品牌,到组织多层次、多类型的职工维权活动,工会的服务对象由特殊群体转变为全体职工,由生活救助转变为综合特色服务,促进了职工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服务劳模有新办法。宣传劳模,服务劳模,让劳模这一群体越来越成为全社会追随、崇尚的对象。无论是创建劳模工作室,让劳模当主持人、主讲人、颁奖嘉宾,还是在画册、宣传栏、公益片、专题、专栏、课堂上展示劳模形象和劳模精神,力图用更多的劳模元素让劳模当主角,用更好的宣传手段引领劳模效应向更大范围、更广空间扩散,让劳模精神逐渐成为企业的“智囊团”、岗位的“创新源”、人才的“孵化器”、团队的“方向标”,同时,结合新时期劳模特点和诉求,调整工作方法和内容,健全、完善劳模关爱服务制度,积极为劳模提供到位的服务,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张广敏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各级工会要把握需求点、找准切入点、深化落脚点,以服务型为统领,打造凝心、暖心、贴心、尽心的服务型工会,真正把服务职工落到实处。”我们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活动方式,以忠诚与虔诚、温情与亲情,把工会建设成为广大职工认同与认可的“职工之家”。 (陈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