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朱艳霞: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工会工作人员
李 媛: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工会工作人员
许保全: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职工
李成威: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职工
丁燕鹏: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职工
2014北京市“职工技协杯”技能大赛农网配电营业工比赛正在激烈进行,国网北京海淀公司16名参赛选手顺利完成了装表接电和线路安装的比赛项目,最终11人进入了决赛,占此项大赛决赛总人数的1/4。之所以有这样优异的成绩,与企业工会为选手们组织的封闭式培训分不开。
封闭式培训
邀老师为选手授课
朱艳霞:虽然我们的职工干起活来没问题,可是大赛跟平时工作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比赛时的检查项目都要求选手要一一说明,漏项是要扣分的,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是不必这样边干边说。另外,比赛的每一个项目都是有时间规定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又增加了选手的参赛难度与压力。如果没经过系统的培训,到比赛时肯定会影响成绩。
之所以组织培训,当然也还有别的原因,有些一线职工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他们具体的会操作,都是师傅手把手教的,但实际每一步操作的依据与背后的内在含义他们却不一定能理解。公司也是想借助大赛这个平台,加强员工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培训,从而达到以赛促培,以培促训的良好效果,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封闭式培训过程中,我们邀请了专业老师为选手们授课,从基础抓起,让职工更好地理解电力的相关概念,也积极的向选手们大力宣传大赛对选手的助推作用。在我们单位就有这样的例子,获得技能大赛冠军的同时也获得了首都劳动奖章的称号。让员工参加比赛,对企业也非常有好处,能够通过比赛,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的人才,他们将来就是“小教员”,可以以点带面培训更多新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力的。可以说,大赛是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好事,是员工展现自我、发挥才能、实现个人梦想的绿色通道。
工会协调相关部门
为选手配备全套工具
李媛:是的,我们从2010年就开始组织封闭式培训,全部选手不能回家,最长的一次是两个月的时间。我们为选手提供全面的服务,从网上报名开始我们就接手了,还要负责找培训老师、找住宿,为相应的比赛项目配备工器具,大到千元一台的仪器仪表、小到十几块钱的试电笔、手套都给选手配齐了。可以说是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吧。今年公司有11名职工进入了决赛,我们这些后勤人员也特别为他们感到高兴,觉得之前的辛苦没有白费。
丁燕鹏:公司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的氛围,还专门有人组织我们学习,公司工会还协调相关部门为我们配备了全套的工器具,我们大家都从心里觉得温暖。没有公司这样的大力支持,我们可能拿不了这么好的成绩。有了后勤保障,大家伙儿才能一门心思的专心备战。对我来说,参加比赛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把系统化的东西细化了,不仅我自己的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今后回到我自己的岗位,还能够引导、带动其他同事,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
为职工搭建
相互交流的平台
许保全:我是7月20日来到培训中心封闭训练、备战复赛的。比赛和平时工作还是挺不一样的,平时把活安全的干完了就挺好,而比赛要求的比较细化,也比较严格。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这次培训,把工作中为了图快的“习惯性小违章”都克服掉了。培训老师会给我们指点,同事之间在一块也会互相交流,发挥各自的特长,我感觉这次培训特别有收获,也非常感谢公司为我们提供的这样好的培训机会。
李成威:在复赛中我取得了全北京第二名的成绩,可以说跟平时工作的积累,加上比赛放松的状态分不开。我之前参加过一次这样的比赛,心态好,可能算有点小优势吧。而且,我是一名基层员工,很多实际操作的内容都是我的工作内容。平时工作中我就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不能出一点问题,这样在比赛中我就比较熟练了。
我的作息比较规律,一般10点多就睡了,因为第二天6点多就要起床。这次比赛,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培训环境,我每天晚上吃完饭就去自习室,一直看到夜里12点,因为考察的面非常广,需要复习的内容也非常多,我自己把题目抄写在一个小本子上,自己默写那些简答、论述题目,因为一些专业术语必须要背下来,比赛时才能有把握。通过这次大赛,我感觉以后的路很长,我会在工作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决赛取得好的成绩。(本报记者 刘欣欣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