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谷
又是一年报春时,今年2月4日立春日拉开了早春的序幕。我们的先人在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的生活过程中,独创了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和体现生活信仰的二十四节气,几千年来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对位居四季之首的春季,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等节气,其习俗和传说更多,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也更深。
立春分三候标志春季开始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在天文学上,每年2月4日或者2月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古籍《群芳谱》中这样解释:“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立春是一个略带转折色彩的节气,它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15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后,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气温日渐上升,日照、降水趋于增多,预示着最严寒的时期基本过去,人们开始闻到早春的气息,但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立春仅仅是春天的前奏。常年来看,2月上旬,我国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受强大的冷空气影响,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期间随着偏南风频数增加,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以立春为春节源于祭祀
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过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延续至今。
关于春节起源,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虞舜时期,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汉武帝时期之前,中国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
古代先民受“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视大自然风雨雷电变化造成的各种灾难为冥冥中的神灵操纵,从而祈求他们的恩惠和宽恕,或赋予战胜灾难的智慧和力量。春节,这个本源于祭祀、发轫于上古时代的节日,自诞生之日,就与神灵信仰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讲,春节就是一个向神祈福的节日,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民间神灵信仰集合而成的节日。
祭神“鞭春牛”策励农耕
至少在3000年前,我国就开始在“立春”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鞭春牛”又称鞭土牛,立春日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策励农耕。古人舍不得鞭打真牛,就用泥或纸做个假牛,用柳条鞭打。“鞭春牛”起源较早,盛于唐、宋两代。《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宋代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据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是: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因传说中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所以到了立春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神句芒接回来。迎春设春官,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汉代“咬春”习俗延续至今
立春这天,山东及北京、天津、山西、江苏、河北、福建等省市许多地方都有“咬春”、“尝春”的习俗。这一习俗始于汉朝,到了唐代逐渐形成了风气。
据汉代崔寔《四民月令》一书记载,我国很早就有“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的饮食习俗。最早的春饼是与合菜放在一个盘子里,称为“春盘”,唐代杜甫的诗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就是对这一情景的描写。宋代则把春饼做到了登峰造极,《武林记事》中记载,宋代宫廷的荠菜迎春饼是“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这不是一般人家可以享用的了。明清依旧保留着这样的习俗,还从春饼中分化出来了更美味、更方便食用的油炸品种——春卷,并列入满汉全席128道点心之一。
春饼作为一种民俗食品,也流传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元初契丹人耶律楚材就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一诗,诗中所说的粉丝、葱白、蒌蒿、韭黄等和汉族地区的并无二致。这也表明,立春这天吃春饼、春卷,已经是全国性的习俗了。
老北京人立春吃春饼与普通的烙饼不一样,讲究用烫面,烙出来不仅要薄,而且一张春饼要能一分为二地揭开。饼里夹上菜,菜样一定要多,要荤素搭配,有驴肉、熏肚、熏肘子、酱口条、酱小肚等肉菜,还要有炒粉丝、炒菠菜、炒豆芽等素菜,老北京吃春饼还讲究有头有尾,就是吃春饼前用羊角葱丝蘸六必居的甜面酱,抹到春饼里,夹上合子菜一卷,从一头吃到另一头,这就叫作“有头有尾”,寓意合家欢乐。
老北京人还遵循着在立春那天买萝卜吃,谓之为“咬春”的风俗,这是由于老北京人认为立春这天吃萝卜可以解春困。
春天六个节气分孟、仲、季
家喻户晓的二十四节气歌中第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说的就是春天的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六个节气,古人也将其分为孟春(立春、雨水)、仲春(惊蛰、春分)和季春(清明、谷雨)。再过几天(2月19日)就是今年孟春的雨水节气了。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而且表示雨量开始增多。雨水之前的天气相对比较寒冷。
随着雨水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去,阳光温和、细雨飘飘的日子渐渐走来。雨水后,我们明显地感到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芬芳的花香,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春来大地万木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农事上,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和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
仲春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但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回升到一定程度的温度。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也正是春耕大忙的季节。气温、地温都上升得较快,草木生长得也快,正所谓“不知季节看花草,不知地气看五木。”
仲春的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又称为“日夜分”,故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说法。春分时,太阳的光线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到了春分,雨水开始明显增多,春分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已稳定在10℃,达到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春分后,进入早稻的播种时期,越冬作物也进入春季的生长阶段,此时气温上升,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早已蜜蜂喧哗,小燕穿梭,百花盛开,到处一派生机盎然。
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季春清明节气。清明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荣茂盛的意思。正所谓“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也。”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桃花初绽,杨柳泛青,冬季的凋零枯萎景象一扫而光。清明时节,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在农业生产中,清明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疑”、“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说法。清明后,人们可以领略到真正的春光。
季春的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是“雨水生百谷”的意思。谷雨时节的雨量开始明显增多,由于雨水的滋润,五谷得以生长。谷雨后,气温回升很快,天气转暖。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我国江南地区的日平均气温都在16℃以上。民间有“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的说法。谷雨后,春雨滋润着田野,田间的管理十分重要,农业生产进入繁忙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