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经济技术-正文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工会:搭建创新平台 实现“双促双赢”
//www.workercn.cn2014-12-01 18:31:32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三、创新工作模式,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形成良好格局

  (一)多层次选拔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在北京市总工会创新工作室建设“五个一”要求的基础上,公司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进一步丰富带头人的选拔模式和工作室的研究方向,增强了工作室的工作活力。在工作室带头人的选择上,工会优先选拔各级劳动模范作为带头人,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工会还命名了一批以生产技能专家和青年技术骨干为带头人的工作室,调动了其岗位创新的热情。

  (二)多领域开展创新活动。在工作室的研究方向上,工会结合各单位专业实际,分别建立了技术创新型、服务创新型、管理创新型等不同类型的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围绕日常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开展智能电网建设、电网状态检修、新能源、营销服务等领域的研究,形成了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良好格局。创新工作室产生的许多成果得到了广泛运用,解决了企业生产中难题。2013年以来,公司所属各劳模创新工作室共获得科技成果165项,群众性创新成果222项,产生实物成果281项,取得专利191项,发表论文238篇,一大批创新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全国劳模肖永立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转接端子增强支架套件及其重载连接器”获得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10余项成果分别获得北京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

  (三)多方位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公司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开展“名师带徒”、周末讲堂、技能竞赛等活动,全方位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全国劳模肖永立创新工作室建立以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技术交流平台,开展技术培训、答疑解惑、业务指导和科研攻关等活动,共解决实际问题近千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文新创新工作室培养并带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人才。越来越多的职工聚集到劳模周围,汲取营养,寻找动力,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了学习劳模的课堂、切磋技艺的赛场、技术创新的平台和展示风采的舞台。三年来,创新工作室共培养出各级劳模5名、先进工作者12名,劳模精神和专业技能得到传承。

  四、深化成果转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搭建创新交流平台。为加强各工作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工会先后举办职工创新工作室成果展、创新工作室建设沙龙、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专题培训等活动,推广创新成果,共享工作心得,交流工作体会,共同学习提高。工会还搭建了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信息系统,借助该信息平台开展创新课题立项审批、成果展示、工作交流、信息发布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职工创新工作的影响力。

  (二)建立成果孵化基地。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工会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上,依托公司所属集体企业技术和加工优势建立劳模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为创新成果提供设计、加工、装配、试验、调试等服务,共有26项成果得到产品化转化,成果的实用性和技术含量得到有效提升。“新型防鸟害横担”、“可移动式快速接线箱”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在北京电网建设和运维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同时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超过千万。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