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推进会交流材料
努力打造新形势下劳模价值的实现舞台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工会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始建于1978年,自2004年起已连续11年进入世界500强,2014年排名第211位。2013年完成钢产量4504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03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1亿元,盈利居全球钢铁行业第三位,经营业绩保持国内业界最优。当前中国钢铁行业已进入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冬季”,钢铁的价格已经回到了20多年前。面临着全行业亏损的严峻局面,企业能有利润就是奇迹。宝钢人常说竞争在市场,竞争力在现场,岗位创新就是不断增强现场竞争力的活力之源。2013年宝钢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24万条,实施19万条;建立自主管理(JK)小组9051个,取得JK成果5771项;职工创新小组2357个,共有1.6万余名职工参与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小组活动。当年宝钢专利申请总数2592件,平均每天7.5件,各类岗位创新活动共创经济效益31亿元。可以这么说,在钢铁行业进入“冬季”的时候,宝钢员工岗位创新活动是“冬天里的一把火”,而这把火中,烧得最旺的是劳模创新工作室。
一、企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
宝钢的企业愿景是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是实现员工价值体现和企业成长的高度融合,而促进融合的最有效的路径和平台就是员工岗位创新活动。这些年,宝钢涌现出的劳模,绝大部分都是一线岗位的创新骨干,他们成为了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成功典范。在宝钢有一批明星式人物如孔利明、王军、王康健、韩明明、杜国华等,他们都是以出色的岗位创新成就,成长为劳动模范的。目前,宝钢有以生产一线创新骨干命名的创新工作室119个,其中劳模创新工作室6个。全集团有7个示范型创新工作室,其中劳模创新工作室占了6个。王康健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称号,孔利明、王军、杜国华等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授予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宝钢的领导层一贯把劳模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最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广大劳模的岗位创新热情充分给予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激励。宝钢领导在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都会分别走访劳模创新工作室,共话新一年的发展。集团公司和股份的领导,每年两次和生产一线的劳模创新骨干座谈,听取他们的打算和建议。在技术攻关项目的立项、经费划拨到成果奖励,劳模的岗位创新都与专业科技人员一视同仁,并重视发挥劳模创新骨干在现场改善项目科研立项审核中的作用,为劳模高技能人才的科研立项开辟“绿色通道”。今年,宝钢还专门建起了为劳模创新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的“创意中心”大楼。宝钢各级工会也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扶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并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骨干提供学习交流、开阔眼界的机会和平台。集团公司工会每年组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参加国内、国际发明展,让他们到国内和国际舞台上与发明高手切磋技能、激发灵感。对于参展获奖的,集团公司工会都予以重奖,并在宝钢日报和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凸显引领作用。